娇娇难哄,病娇世子掐腰狂宠

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火逼供

后院发出吼声,陆沉风快步过去。只见下人扶着达官贵人们艰难走着,这些人个个脸色发黄,口中还挂着白黄的呕吐物。

“呕……”宣城王一个男儿都吐了半条命出来,有气无力拉着陆沉风,“饭、饭菜有毒。”

国公府上下的人大部分都中毒,人心惶惶,有的顾不得身份体面跑着去拍打国公府大门。

“开门!开门啊!我是鸿胪寺卿的女儿,我不想死在这儿。我还没有嫁人。开门!”

“陛下,臣等什么也没有做啊。都是汪家和国公府偷藏精铁矿,和臣等有何相干?难道陛下真不管臣工们的死活了吗!”

无数人都在吵闹着,陆沉风带来的大理寺官兵根本镇压不下。门外鹰眼卫不为所动,除非有天子旨意,否则国公府里就算全死光了,他们也不会打开大门。

黑云压城城欲摧,街道上的百姓离得远远得听着国公府中的鬼哭狼嚎,胆战心惊。高高在上的国公府倾覆也不过一夜之间的事。白日还十里红妆迎娶汪家小姐,夜了就变成软禁全府。

姜妩蹲在地上给宣城王妃探脉,脸色一点点愈发难看。

“陆大人,若我没有猜错,今日大家的饭食中应该下了牵牛子。牵牛子会刺激肠道,大量服用会导致呕吐。”

宣城王妃向来不喜欢姜妩,可此时此刻姜妩居然不计前嫌给自己诊脉。她放下以往的成见有气无力说:“这么多饭食,背后的人怎么下毒的?蔬菜瓜果都是鹰眼卫送来的。”

没错,毒不可能一次次下,只有可能下在所有人都要用的东西上——水、厨房的器皿等。

陆沉风和姜妩对视一眼,这毒是国公府中的人下的,为的恐怕就是引起恐慌,逼迫四皇子打开国公府的大门。

这一开,精铁矿就会被运出去。

姜妩起身,“陆大人,可是外头是鹰眼卫,如果四皇子始终坚持不打开大门,又会如何?”

男子长身而立,终于把一切都联系了起来。

这场局涉及夺嫡,前朝后宅从来息息相关。姜妩和陆沉风的视线所及之处汪妙嫣端庄一笑,似乎在同二人博弈。一场大火从国公府的东南边开始蔓延,天干物燥,很快一整边的厢房都燃烧起来。

夫人们吓得不轻,“火!走水了!走水了!”

“我们都要被烧死在这儿了!沈如之,你看看你办的好事,还不快说出来精铁矿在哪儿?你要拉着朝廷半数官员去死吗?”鸿胪寺卿拉扯着沈如之的衣裳。

外头的人依旧不开门。

鹰眼卫浑身肌肉绷紧,望着后方一脸冷酷的四皇子,“殿下,火估计还要一会儿才会烧到前方。只要咱们坚持不开门,精铁矿就不会被运走,还能够逼迫沈如之说出精铁矿和谁有关。”

四皇子嘴角的弧度上扬,鹰眼卫是父皇的亲信。

里面的人不管是谁,只要能亲口说出精铁矿和老三有关,他就能够开门。这沈如之撑不了多久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里头骤然传出一声——“开门!老夫说!东西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穿越之开局战国住进斑爷家
火影:穿越之开局战国住进斑爷家
(为了不给广大穿越人士丢脸)是第二次穿越,第一次穿全职法师(没有莫凡的时期)单身,因不知名原因到火影世界变成小孩与宇智波斑一起长大,博学多才的一位21世纪摆烂摸鱼努力性选手来到火影世界好快乐哦~(.jpg生无可恋)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的旁边就站个宇智波,那个熟悉的团扇,想当年我也是追过的。宇智波(幼年)斑:哇哦,这个人看起来好可爱。(.jpg脸红)游然:(^-^)V耶,小时候的斑爷卡哇伊,眼睛睁的好大
哎呦喂你干嘛
四合院:李小石的快乐人生
四合院:李小石的快乐人生
重生在了一个放牛孤儿的身上,抽奖系统让李小石在这年代充满了底气。
白菜汤
垂钓诸天:从钓起精灵球开始
垂钓诸天:从钓起精灵球开始
穿越怪物遍地的平行世界,李楠本想摆烂,但他觉醒垂钓诸天能力,可以钓起异世界的能力和道具。精灵世界:精灵球,技能光盘,日之石……提瓦特世界:哀叙冰玉、天星……犬夜叉世界:四魂之玉碎片,神无的镜子,天生牙……异火世界:陨落心炎、青莲地心火……面对灵界诡异?暗影界影怪?外宇宙的来客?李楠微微一笑,是时候表现真正的技术了。(垂钓世界关键词:宝可梦、原神、犬夜叉、异火、克苏鲁、仙侠、西游、洪荒。)(世界观:
蘑菇人
永生之灵
永生之灵
我是灵儿,一个永生之灵。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在无限的宇宙当中流浪,从这里到那里,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不断的轮回,投胎,转世。我经历过人类世界,而且不止一次,我也经历过其他智能世界。我有过无数的生和死,有过无数的经历。我还将永生下去,继续经历轮回,投胎,再生。目前我以人类的形态居住在地球,现在我就要讲述我过去在无数时代经历的那些事……本书又名。
兆古德雪
反派的我抢了主角的戏
反派的我抢了主角的戏
又名作为末世时代的大反派,在最后一战她选择自己杀死自己。“我非畏惧光明,我只是为信仰而亡。”回到末世之初,提前知道结局的大反派,按剧本应提前杀掉主角,或者抱紧主角的大金腿,你在开什么玩笑?无论是站在光明阵营,还是黑暗阵营,她都是最强的存在,根本不屑那种下三滥的手段。“我在我的信仰中,我就是主角,我就是神。”备注:封面自己画的,觉得丑不喜勿喷。
十三又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