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又转移话题,压低声音说道:“还有一件事,自从你去京城以后,你舅舅老是在半夜三更往外跑,一跑出去就是好几天见不着人,还是带着几个船工一起去的,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问他就说是做生意,我却有些担心,你是不是找个机会问问他?”
赵鸿义知道舅舅这种表现必然是在跑走私的事情,不过他不想这件事被太多人知道,于是只得含糊答应道:“我找个时间问问。”
当天晚上,赵鸿义在家摆了宴席,请了老族长赵振先和几个族中老人,还有大伯一家。
宴席上,赵振先、赵鸿仁和赵鸿礼三人先给赵鸿义介绍了一下这段时间里作坊的运营情况。
酒坊的运营一直很稳定,基本不需要操心,而且最近又投产了几套蒸馏设备,产能正在稳步提高。
鸿海味园自从重新投产以后,不但巩固了原来的老客户,还开拓了不少新的客户,产品供不应求。
而且在辣椒收获以后,他们还根据赵鸿义留下的方法,试制了一甜一咸两种口味的辣椒酱出来,并分发给作坊的职工和村里人尝鲜,居然获得了一致好评。
眼下第二批辣椒酱已经准备上市了,几个人正摩拳擦掌,准备把这个新产品一炮打响。
赵鸿仁还特意到仓库里拿了两瓶不同口味的辣椒酱出来,给赵鸿义尝尝味道。
赵鸿义尝过之后也称赞道:“不错,不错,要是再加点蒜蓉就好了。”
赵鸿仁道:“大蒜我们这里种得少,不太够用,所以才没有放。我们打算今年自己种一些,这样应该就够了。”
这时赵振先说道:“可惜现在村里的劳力有一多半都在作坊里干活,种地都不够,不少人家里的田都佃给邻村的种了。”
“不会吧?作坊里用了这么多人?”赵鸿义有些吃惊。
赵鸿仁解释道:“鸿海味园就用了二三十人,酒坊那里也有二三十人,铁器作坊那里也有十几二十个,还有食堂、仓库、船队、庄丁队都用了不少人。”
原来如此,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赵鸿义顿时有些尴尬。
思索了一会,他又说道:“自己种不划算,还不如让邻村的人帮我们种,我们收购就行了。辣椒、大蒜都可以让他们种。”
赵振先有些迟疑道:“辣椒这个宝贝也要交给他们种?”
赵鸿义道:“这东西种得多了,价钱就会降下来,我们也就这一两年能赚些钱。别人看到种这个能赚钱,肯定会有很多人想方设法弄到种子的,我们防不住的。”
众人都默然,情况确实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也只有按照赵鸿义的吩咐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