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瑞霖也拍着胸脯保证道:“赵世兄,你放心,这事我就烂在肚子里,绝不往外说一个字,连我爹也不说。”
说完又拉着赵鸿义问东问西,把书中没看明白的地方都问了个遍,赵鸿义也给他一一解答了。严瑞霖又问道:“世兄,你在这书里写的事情都是真的么?凡人真的可以飞升成仙?”
“当然不是!这些都是我瞎编的,你可千万不能当真。”赵鸿义哭笑不得,这种半大不大的少年最容易被这些神仙鬼怪的东西所迷惑,可不能误人子弟。
“哦。”严瑞霖一脸的失望,忽然又问道:“那这本书写完了没有?以后你还会继续写吗?要是你继续写的话,一定要记得告诉我。”
赵鸿义无奈地答道:“书已经是写完了的,以后应该不会写了。我以前家里穷,写这书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这时候严伯毅恰好回来了,严瑞霖连忙将书收了起来,装出一副在背书的样子。
过后赵鸿义私下问了苏惟钧,才知道这第二部书已经印刷了几万部,现在正全面铺开销售,各大城市的书店里都有卖。有了之前第一部书的铺垫,这第二部的销售情况应该要好许多,看来可以小小地发一笔财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千家万户的爆竹声中,新的一年来临了。
正月初一,赵鸿义与苏惟钧、严伯毅互致新年问候,喝了屠苏酒。然后就是与家人在南京城里四处游玩,去寺庙上香,逛庙会,吃各种小吃美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严家也备了酒席,连着几天与赵、苏两家聚餐宴饮,众人的心情都很舒畅。
到了正月初八这天,南京城里开始举办灯会。按惯例,灯会要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其中正月初八、十三、十五三天为灯节,这三天也是最为热闹的,一直到十八这天才会落灯,这个年才算是过完了。
灯会期间,每到夜晚,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点起灯笼,在一些主要街道和人气最旺的地点还有大型的鳌山,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灯光连绵不绝。
没见识过南京灯会的赵苏两家自然是全家出动,结伴出游,体验这难得的太平盛世景象。
在举办灯会期间,南京城是“金吾不禁”的,也就是没有宵禁,所有人都可以在夜间出门观灯。而这样的盛世美景自然吸引了无数人夜游南京,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几乎整个南京城的人都跑到街上来看灯,到处人山人海,接踵摩肩,络绎不绝。
此时的南京成为了灯的海洋,五光十色,火树银花,犹如满天星斗降临人间。
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赵、苏、严三家还一起雇了两条游船,夜游秦淮。
节日里的秦淮河比往常更加热闹。两岸的河房都挂出了各式各样的灯笼,灯火辉煌。河上一条条画舫游船来往穿梭,各家酒楼和行院也是人满为患。一路游去,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歌女妓家低吟浅唱,丝竹管弦不绝于耳,天上的明月与地上的灯火交相辉映,如同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