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鸿义便拉着苏惟钧一起出门。四海客栈其实离府城试院很近,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多考生住在这个客栈了。
幸好行李箱中准备有雨伞,此时出门也不怕被雨淋。几个人撑着伞出门,走了不到一刻钟便来到了试院外。
试院就是小一号的贡院,形制也跟贡院差不多,试院大门外也围了一圈栅栏,这是点名的地方。栅栏设有左右辕门,此时两个辕门都紧闭着,只有几个衙役看守,显得十分冷清,但是过了今晚,这里将会变得热闹无比。
看明了试院的方位和行走路径,几人便在府城里闲逛了起来。
这里虽然是府城,但是大小却和一般的县城也差不多,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华亭县的县城,只不过由于松江府衙也设在此地,所以这里也叫松江府城。这种情况有一个专有词汇,叫做府县同城。
华亭县的人口比上海县要少许多,而且上海县还是四个通商口岸之一,因此华亭县的市面也远没有上海县繁华。此时因为下着雨,路上行人也不多,有些店铺甚至都没有开门。
逛了一会,众人便都觉得索然无味,这府城还比不上上海县城好玩,毕竟在上海县城还有些异域风情的西洋景可以看,这里却是什么都没有。
于是众人便又回到了客栈,此时客栈里倒是十分热闹。因为下雨,人都没有出门,这些来参加府考的考生们便都聚在客栈大堂里闲聊,一大群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得热火朝天,不过话题都离不开即将到来的府试。
赵鸿义示意其他人先回房,他自己则借机立在大堂中一个角落里,竖起耳朵,想听听这些人的讨论中有什么有用的信息。
只听得一个考生说道:“我听说袁府尊是江西人氏,江西人写文章都极有文采,这袁府尊应该也不例外,多半是喜欢才华横溢、辞章华丽的文章。”
另一个道:“即便如此,那又如何?府考共有几百人参加,三天时间便要出榜,府尊不可能所有卷子都一一看过,看卷子多半还是靠请来的外府阅卷官。
你的文章还要先入了这些阅卷官的法眼,才有机会递到府尊面前。这些阅卷官可不一定都喜欢那种风格的文章,除非你的文章本来就写得极好,无论让哪位阅卷官遇到了都会极力推荐。”
这番话听得众考生纷纷点头赞同,情况确实如这考生所言,这也是科举考试还算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一个例证。
这时,先说话的那人摇头晃脑地说道:“你懂什么?按照惯例,若你的文章写得够快,排在前几个交卷,多半就能得到府尊大人亲自阅卷,这不就有机会了么?”
众人一愣,又觉得此人说的十分在理。
这时又有一人非常不屑地说道:“写得再快,文章不好有个屁用?府尊看了直接让人把你叉出来,你还中个屁!若是你文章本就作得好,无论府尊看与不看,你还愁不能中么?”
“是极是极!”众人听了又是一片附和,大厅之中嗡嗡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