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有这等奇遇?”姚氏惊讶道:“那可是走了大运了,怪不得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赵鸿义在舅舅家吃了午饭,几个人尝过萝卜干之后也觉得味道不错,王福成道:“表哥,你做的这萝卜干真下饭,是怎么做的,我让我娘也做来吃。”
赵鸿义想,这方法已经告诉了大伯家,再告诉舅舅家也无所谓了,反正早晚也要被人学了去的,于是就将制作方法告诉了他们,王庆禄和姚氏连声表示感谢。
赵鸿义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又顺势问道:“舅舅可知道附近哪里有人卖海蛎子?”
“海蛎子么?这东西海边到处都是,贱得很,没什么人吃的。我认识几个渔家,他们平日里打牙祭倒是吃过这个,味道是挺鲜的。你这是又有什么新的方子了么?”王庆禄有点兴奋地问道。
“对,我想做一种新的调料,可以用来做菜的。”赵鸿义很高兴,这下终于可以做蚝油了。于是又问道:“我若是用钱买,他们肯帮我捞这个东西么?大约要多少钱一斤?若是合适,以后我或许会一直买的。”
王庆禄揪着胡子想了一阵,然后道:“若是要十几二十斤的话,我就能给你弄了来。但若是要得多,就须得找他们了,过两天我帮你问问。”
赵鸿义有些兴奋道:“若是舅舅能给我弄些来试试也不错。”
王庆禄道:“这个容易,等割完家里这两亩地的稻子,我就给你弄去。”
“那就先谢谢舅舅了。”赵鸿义道。
几人又闲聊了一阵,赵鸿义便告辞回家了。
回到家,又拿起剩下的三斤猪肉去了大伯家。大伯正带着两个堂兄弟在地里忙活着,家里只剩下伯母周氏和大嫂孙氏,两人都在房里纺纱,还未满周岁的小侄子在床上睡觉。
赵鸿义说明来意,放下银子和猪肉就打算告辞了,毕竟跟两个农村妇女也没啥好聊的。
不过孙氏的八卦之火又熊熊燃烧了起来,叫住了赵鸿义问道:“二弟,前两天我好像看到你带着人搬了好多东西进家,这是买了什么东西啊?”
“啊,没买什么,就是一些书罢了。”赵鸿义打着哈哈道。
孙氏有些惊讶道:“我看到两个人都搬着一大摞东西进去,全是书么?这可值不少钱啊,你是不是又发财了?”
赵鸿义有点无语,这都被发现了,只好敷衍道:“哪里哪里,小小的赚了一点钱,买些书准备应考。”
“怪不得今日过来还银子,原来又发了一笔财。这次不是那萝卜干了吧?我们这几日也去卖了些萝卜干,就赚了几十文钱,离发财还远着哩。”孙氏很是八卦地追问下去。
赵鸿义无奈,只好说道:“卖了一个做吃食的方子,得了几两银子,所以才有钱还给大伯,剩下的银子便买了几本书。”
这时一旁的周氏奇道:“什么吃食的方子能卖得几两银子?”
“这个么,卖都卖出去了,此时也不便说出来,不然买家那边须不好看。”赵鸿义只得以保密条款为由拒绝了周氏和孙氏两大八卦媒体的联合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