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

第28章 改变了的历史

然后是整顿军队,朱标命一个叫张川的人创立并训练了纯火器部队神机营,然后将火器推广至皇帝亲军二十六卫和各要地卫所驻军,明军中的火器使用比原本历史上更多更广,火器的技术水平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可靠性大大提高,成为军队标准制式装备。

接着又征服安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在当地建立卫所并驻军,正式将安南纳入大明疆土,并推广儒家教育和科举制度,使当地逐步成为了普通州县。在征服安南的战争中,张川率领的神机营大放异彩,战后张川又留在安南镇守了五年,将当地反叛势力一扫而空。安南能并入大明,此人功不可没。

而朱标最为关键的改革还在后面。建文十年,天下基本平定,朱标重建锦衣卫,张川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执掌北镇抚司。携征服漠北和安南的武功之威,朱标开始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最为重要的两大措施是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

官绅一体纳粮的改革规定所有士绅包括宗室在内都必须缴纳皇粮国税,拥有举人及以上功名的人只能免税一百亩土地,其余仍要按照普通土地缴纳税赋。这一改革使得土地兼并大为缓解,土地诡寄几乎绝迹,国库收入得到了有效保障,原来历史上明末朝廷的财政危机也不太可能再出现了。

而摊丁入亩改革也减轻了普通农户的负担,使得社会生产和人口数量得到快速发展。从建文时期开始,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就成为祖宗法度,永为定制,不可改易。

当然这两项改革也触动了很多地主豪强和士绅阶层的利益,甚至在某些地方引起了叛乱,不过由于张川执掌的锦衣卫和神机营的存在,这些叛乱都没有酿成重大损失,很快被扑灭了。

“这个张川很不简单,很有可能是个穿越者前辈。”赵鸿义看到这里,对张川这个人起了很大的兴趣。

因为朱标的所有重要举措和施政方针背后,都有这个张川的影子,这很有可能是张川在背后出谋划策。甚至朱标本人的命说不定也是这个张川救活的,不然他可能早就死在朱元璋前面了。

可是赵鸿义翻遍了整套书的所有目录,竟然都没有找到张川此人的传记,这样一个人物,难道竟这样默默无闻吗?赵鸿义只得继续往下看。

在税赋制度改革之后,朱标又把改革目标瞄向了宗室,规定宗室传承一旦降到奉国中尉之后则不再纳入宗室进行管理,其人可以自谋职业,科举务农悉听尊便。这一改革将大大降低王朝后期供养宗室的人数,减轻朝廷财政负担。

还有对外关系上的改革,朱标放弃了洪武以来的全面海禁政策,设立了天津、上海、泉州、广州四个市舶司,实行四口通商,从对外贸易中获取了大量关税。不过原来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明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的水师,用于保障海上贸易的安全。

在朱标执政的最后几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营建北京城和迁都。虽然已经扫平漠北,但是蒙古高原总是不缺游牧民族,还有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在若干年后仍然是巨大的威胁,所以为了北方国境线的安全和北方大片疆土的稳定,迁都北京是必然选择。

总之,在朱标这位本时空的建文皇帝统治下,大明朝的国库充裕,军力强盛,国力蒸蒸日上,比原时空的那个大明朝要强大许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将神一怒
将神一怒
曾经替国征战,保卫国门的他,被当做维护和平的筹码,送进了冤狱!军功被国戚强占,为隐瞒事实,满门被屠戮,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属下被驱逐,就连他的妹妹,也沦为血奴,给仇家的敌人续命输血,得知真相的他,手提三尺剑锋,踹开了牢狱大门,对着跪在满地狱卒前的战神们,冷冷地说道:“这一次,跟随我,屠门!屠国!屠天下不平之事!”
某乙君
莽在北宋末年
莽在北宋末年
在重文抑武的北宋当兵是什么感觉?窝囊、憋屈、炮灰?赵莽:来都来了,不如好好莽一回!杀最凶残的金人,揍最怂蛋的士大夫,收最凶恶的土匪贼寇!赵莽:老子的口号是以(武)德服人!赵佶:生子当如莽(凶残如斯,不似赵氏子)!赵桓:悔不该早听小八之谏!赵构:八哥威武!斡离不、粘罕、金兀术:直娘贼,比俺更像野蛮人!
贼秃秃
极品大周昏君
极品大周昏君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清源朝
燕云志
燕云志
燕云生逢英雄辈出的燕州大陆,于唐盟花街出世,在明教圣人的暗中安排下来到秦川武场拜赢霸天为师,成为十三太保。学艺有成的燕云被唐盟和漕帮暗中追杀,逃到林场结识完颜旻,与其结拜,适逢草原铁骑攻打白山黑水城,燕云帮其退敌,被乞颜真看中两军和好。在草原部落和林场部落的帮助下燕云回到中原,又得到汉帮辅助,最终奠定根基统一了燕州大陆。登基之日北海龙岛岛主郑成龙帅兵进犯,燕云御驾亲征收服龙岛,从此踏上了更加广阔的
幻夕煞
且下琼楼
且下琼楼
日月山河仍在,诸君且下琼楼。北方大律朝明主得位,渐入鼎盛;南方凛朝新族崛起,虎视四方;东南古国大黎日渐衰败,洒朝兵锋锐利,剑指海西而意图天下……值天下大争,雄国大溱,却自闭耳目,上有帝王满心杀王削藩,下有衮衮诸公一意争权夺利,罔顾时事利弊,使山河跌宕,兵灾人祸四起……幸有八方志士,汇聚而起,倾覆腐朽銮殿,刺破虚幻琼楼,再使日月高悬,山河锦绣。
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