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娘,“岁岁考上的是哪的学校啊。”
“海城大学。”
马大娘,“海城?海城在哪,离我们这远吗。”
陆明诚也没去过海城,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连省城都没去过。
“坐火车的话,应该要几天吧?”
莫大娘疑惑,“这么远,岁岁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啊?这来回都不方便,为啥不在省城读?”
小江同志忍不住插嘴,“大娘,海城可是我们国家数一数二的大城市,那里什么都有,温同志能考上海城大学,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全国没有多少人能考上海城大学。”
莫大娘见过最宽广的天地,便是她脚下的耕田,知道最远的地方就是省城。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他们还会以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华国,一个是外国。
莫大娘惊呼,“真的吗,岁岁太厉害了,以后我们出去和其他大队的人聊天都有面子。”
(吹牛的时候,我在海城有认识的人,海城…怎么样,以后去海城了还可以去她那玩。)主打的就是一个人脉宽广。
“你现在要去哪家?”
陆明诚,“我小哥和小嫂子也都考上了,我带小江同志去给他们送通知书。”
马大娘,“他们也考上了吗,考上哪的学校?”
陆明诚,“应该也是海城的,他们和岁岁填了同一个地方。”
“咦,厉害厉害,一家三个都考上了,你丈母娘这回可以讲三天三夜了。”
聊了两三句,陆明诚说“大娘,不跟你说了,我们先过去了。”
…
温家。
“爹娘,小江同志来送通知书了。”陆明成人未到,声音先到。
张花妹,第一个过来开门,见是陆明成和邮递员小江,“有你小哥的吗。”
小江同志,“有温年同志和白灵同志的。”
张花妹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来,她就猜测可能不久知青就能返程了。
如果小儿子和小儿媳妇都能考上大学那还好,要是小儿子没考上,那可怎么办。白灵应该不会一辈子都呆在乡下,她要是为了回城抛弃了温年和孩子怎么办。
这段时间,张华妹总是睡不好,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还好,今天通知书到了。
“快请进来。”
“年子,小灵,出来,你们的通知书到了。”
心情愉悦了的张花妹,嗓音就控制不住的大,全家人都听到了。就连隔壁的温二叔家也听得一清二楚。
这
温年和白灵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出来。
温家其余人也都过来凑热闹。
“我是温年,她是我媳妇白灵。”
小江从军绿色斜挎包里拿出两个袋子递过去,“这是你们的录取通知书,拆开看一下,在这签名。”
温年把闺女交给张花妹,接过通知书,拆开包装,里面也是一张薄薄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