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母摇摇头,“我不爱喝这些,你们喝吧,我喝水,水比这个好喝多了。”
家里正好只有两个陶瓷杯,温岁礼倒了两杯,一杯放在陆母面前,笑着说,“你尝尝这个,这个好喝,都是你儿子买的,该喝。”
好多老一辈的人总是这样。
明明自己喜欢都东西还要硬说不喜欢,一辈子都在让,把孩子放在前面,把委屈往肚子里咽。
陆明诚眉眼舒展,眼含笑意,把碗端了起来,“来,我们大家碰杯。”
几个人听了他的话,一起碰了一杯。
然后就正式开吃了。
陆明诚的手艺着实不错,几道菜的味道都很正。除了鱼剩下一点,寓意着年年有余,其他几道菜都被一扫而空。
米饭也被吃完了,可以说,每一道菜跟大米饭都是绝配。
吃完年夜饭,陆明诚两父子还在那侃大山,陆母闲不下来起身收拾,温岁岁也去灶房帮着洗。
陆母让她出去跟他们说话,“我一个人来就行了。”
温岁礼:“我跟陆明诚分好的,他做饭我洗碗,今天还有娘帮我,我可太轻松了。”
陆母好奇问,“你们平时都是这样分的?”
现在的小夫妻分工这么明确的?
温岁礼把几个皂角扔进盆里,倒入热水,洗碗的东西晒干的丝瓜瓤,能把碗洗得很干净。
她慢悠悠的说,“对啊,一般都是他做饭,我洗碗,因为我炒的菜不太好吃。”
陆母清楚自家儿子的性子,就不是个勤快的,“你是怎么说服他做饭的,你爹几十年还没下过一次厨呢。”
不止陆老爹,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
温岁礼脱口而出,“饿他两顿就会做了。”
她没法对陆母说实话,陆明诚跟她结婚以来就挺勤快的,只要他在家,基本都是他负责做饭。
有点打击人了,辛辛苦苦养了二十年的儿子,没给老娘做过一顿,倒是天天给媳妇做。
陆母一脸惊讶,“他不会骂你吗。”腊八节那天大儿子回来,儿媳妇没做饭,两人打了一架。
温岁礼有底气,“要不他自己做,要不我让我哥他们来教他做。”
当然,这一切的前题是两人都在家没事干的情况下,忙了都要互相体谅一下。
陆母由衷的佩服温岁岁,要不说女人还是得有点文化呢,男人被她治理得服服帖帖,还说她管的好。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女人就是要这样才不会受委屈,你看,刚才我说不喜欢喝汽水,老陆真以为我不喜欢喝。”
好吃的谁会不喜欢呢,不过是强忍着罢了。
温岁礼开解她:“你也要适当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孩子都长大了,也该是享福的时候了。”
说到这个,陆母心里又泛起了苦水,“还得是有个闺女才疼人啊,养这么多儿子有啥用。”
古人都说养儿防老,就老大和老二这样的,陆母估计,等他们真到干不动的那天,他俩只会嫌弃爹娘命长。
温岁礼默默洗碗,她很不喜欢讨论生儿生女儿女这个话题。
小时候有些嘴巴闲的老大爷大娘会跟她妈妈说,闺女长大要嫁出去,儿子才能养老,后来又有人说女儿会疼人,有个女儿老了才有人照顾。
在她看来,每个孩子的到来都不应该被赋予各种枷锁。他们只是你的孩子,无关性别,无关社会上的一切,无关以后,只是你的孩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