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母点点头,谁说不是呢!就凭这绣艺,谁穷她也不会穷。
“她送这么贵的回礼,我们准备的东西反倒没眼看了。”金母担心童慧娟会因此不喜。
金父安慰她,“没事儿。正式拜了师,那是要当父母一样孝敬的。等以后让闺女慢慢还吧!”
闺女小小年纪就增加了负担,金母多少有些不忍。转念一想,多了一个师傅也就多了一个人照顾她,也是好事儿。
童慧娟正式收了徒,对小二的管束更加严格了些。
每天早上起来要背书,然后开始练字。等到吃了早饭,就开始学刺绣。
金老太太看着自家小孙女,又心疼又骄傲。以至于直接扔下襁褓中的孙女孙女,跑到镇上和金江兰炫耀了一番。
金江兰听了也为她高兴。“没想到小二还有这般造化,也是她的福气!”
金老太太点点头,“是啊!我听说当时童慧娟倒在雪地里,是小二发现的,也是小二坚持要救的。这也是她们二人的缘分!”
金江兰看着自家的小闺女说道“这孩子就不行。虽然能绣绣花了,到底坐不住。绣上一会儿就跟屁股被针扎了一样坐不住。眼看着和小二差了一大截了,也不知道日后会怎样!”
虽是外孙女,金老太太也不好说她把人领回去,让童慧娟也教她。
“你好好教教,你的绣艺就不错,馨儿长大了总不会差的。”
金江兰只是抱怨一句,也没想过童慧娟能教导自己的女儿。
刚回到家,就见到了县令大人身边的陆离。说是县里来了一位有大学问的先生新开了一个书院,现在正在招生。县令大人让他来知会一声,他们家的孙子都可以去读书。
金老太太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连连跟他道谢,并要亲自去谢过县令大人。孙子孙女都能有个好前程,这是莫大的好事儿。
据陆离所说,天赋好的,读上两三年就可以参加童生试了。若是自家孙子能考上童生,以后再考上秀才,那可真是光耀门楣了。
陆离一走,金老太太立即把儿子儿媳都叫出来,坐下来一起商量接下来怎么做。
三个孩子太小,让他们独身去县里学习肯定是不成的,衣食住行就是问题。让儿子儿媳妇跟去的话,家里还有一群小的,也是撇不下。要是一家人都去,一家人的生计都成问题。
金老太太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让其他人也说说。
金伯父提了一句,“过些日子就该耕田种地了,都走了房子和地怎么办啊?还有啊,娘的果酱生意是不是也要断了?”
要走的话肯定是要一起走的,金伯父作为长子,坚决不会同意把两位老人留在家里。
金老太太无所谓道,“没事儿,这个生意做不做都成,还是我孙子学习要紧。再说了,我们去不去还不一定呢。要是真都去的话,还是要跟张老板打个招呼的。咱们和张老板合作的好好的,突然说不干就不干了,反倒是失了信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