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祝笑了笑,“她样子没变多少,也还一直是那样精致。她爱人老傅现在到了人大常委里面。
他今天还笑着说,我在农校这偏远的地方一呆就是八年了,到底是这地方,还是农校,对我有如此强的吸引力。我说我答应了老县长,要一直守在农校。”
他看了一下女儿和儿子,“他问我玉儿在哪里读书。我说就在身边读书,下半年初二了。他,”
说到这,老杨笑道,“他还记得玉儿啊。我只带玉儿去过一次党校啦。那时玉儿好象是四岁。”
老祝被她的话带偏了,“老赵也是说,玉儿那时只怕才四岁左右的样子。还笑着讲她家老大背着玉儿跑来家里问她,猜猜这是谁家的孩子。她一看,玉儿漂亮得好招人喜欢,尤其是那双眼睛。”
“他家老大比玉儿大了几岁吧?”老杨有点警惕。
老祝根本没察觉到她的表情变化,只是说道,“老大比玉儿大十来岁呢,那时他就在读初中还是高中。”
筱玉真讨厌妈妈打断爸爸的话。她记得傅伯伯曾经说过,就算为了子女读书,爸爸也不该在农校那偏远的地方呆着一直不想调进城。
算了,妈妈要有这脑筋,也不至于前世坑得爸爸成那样。
明天她单独找爸爸说说早些调进城的事。
谋划,在面对妈妈这样的人,那是极其艰巨的。要想成功,她只能针对他们对她读书和前途的在意心理去劝导。
筱玉回到自己房间,
把新衬衫脱了下来,换上之前穿的衣服。又把新衬衫洗干净了晾好。
听到妈妈和爸爸说学字的事,爸爸还在鼓励妈妈呢。
她觉得这样也好,一家三个人围绕着妈妈认字的事,不怕妈妈不坚持下去。
如果妈妈坚持下去,以后就可以在学校里做做别的工作,不要除了喂猪就没别的活干。
当初县委领导就是为了让爸爸安心在农校工作,特地把妈妈从茶场调来农校工作,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
爸爸安排妈妈喂猪,也是怕妈妈与人一起工作会发生摩擦,影响不好。
妈妈来农校那多年,跟着爸爸见识了很多,又被爸爸严令某些事情坚决不许做,故而妈妈除了家里事做的不是太好,但工作上还是很守规矩。
筱玉进了屋子,又坐在她的大背靠椅上,脱了鞋,屈着腿,头枕在膝上。
为了谋划这个家的走向,她真的感觉心累。
筱玉知道,陆校长只会帮爸爸。
因为宁姨对祝家还在友好中。更重要的是,前世陆校长调去一中前曾提醒过爸爸要转户口的,只是为什么没有提醒爸爸转编制呢?
可能他知道转户口对子女以后工作有好处,所以才帮宁姨转户口的吧。他也不知道编制决定了户口,更不知道爸爸是何编制。反正陆校长这人对爸爸还算不错。
多少年后,陆校长在她面前说起爸爸,是说爸爸好。爸爸也对她说,陆校长人很好。互为欣赏那般。
孔县长自然是会立马签字同意的,因为她知道爸爸在农校是做实事的人,作用不小。
从她拿着爸爸的报告要教育局长签字,也说明了她现在非常清楚教委的行事作风。
前世在筱玉的心里,教委特别强盗。
农校划归教育系统时,省里拨款直接到农校,不经过教委这手。但人事上,教委有一定的权力。
那么多钱,教委没捞到一分,很是不爽,就只能往农校塞人。原本一个校长足矣,教委要塞两个副校长进来,一个管行政一个管教学。
教学这边,原来农校的杨老师自荐。行政这里,爸爸习惯了听上面安排,没有争取。所以才有那个吴校长进来。
叔叔是老师中最有本事的,这是爸爸帮忙带进农校的。
教委除了校长不敢乱安排,其他安排进来的人,不是才毕业的大学生,就是连他们自己都头痛的人。
农校解散,教委只对财产有心,安置人员可没多放在心上。
但农校人多有关系,哪会等着教委重新安排,纷纷找关系调动去了。
爸爸在教委没什么熟人,但在县里关系还是很足的。可惜啊,孔县长临走前当着爸爸对县委和教委的委托安排好老祝的工作,那些人都答应了。爸爸便一心扑在遗交重任上。
这些是筱玉后来了解到的。
她对孔县长不是恨,而是怨。
祝家弄得那么惨,孔县长后来居然没关心一下。
现在她只关心爸妈早点调到县城去的事。
从前世那些调出农校的人来看,好象只要有接受单位,教委有权却不是那样在意。就算是陆校长中途调走,孔县长都没说话,这说明是不需要通过教育市长同意的。
筱玉要的就是钻这个空子。
前世的筱玉在道德规范上,对自己的这种心机只怕是嗤之以鼻的。这叫什么?卸磨杀驴。但是经历了那些苦难后的她,也只会恨自己当年没有这本事对这些坑了她家的人。
是的,她对正直善良心又好的人,会维护。但对于做出那种没良心事来的人,她只恨不得以牙还牙。
她就是有爸妈在边上,总是会在她心狠之时,说要不得,并加以制止。这也是她最恼的事。偏偏她还不得不听。
说烂好人时,可以说她爸妈,千万不要把她带上。她从来都不要做烂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她对爸妈常有的心态。
但那个时候,她也只能达到这程度。她不会心机,骨子里甚至还有一种傲气。如何想出多好的计去对付坏人。
想到这里,筱玉只有苦笑。
而今,她对前世哪怕二十四岁的自己,也只是看小孩子一般的感觉。两个字:嫩笨!
凡是想不出法子去成其事的人,她只觉可悲。
但她知道,这是因为思想上的某些弯没转过来。根深蒂固的东西岂是两句劝能做到。
前世煎熬了十年都没有改变的她,就证明了她不是那么容易转变之人。
她到底是经历了什么事,多少事,才彻底转变的?
反正彻悟了好啊,改变了好啊。至少她现在的心机足矣,心性也没变坏。她当年应该是成功转型的。
她自嘲地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