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流逝的岁月

第5章 少年时代

石大庆到了九周岁的时候才上学。

上课第一天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秋雨绵绵的季节,妈妈找了一个破旧的人造革手提兜,就是他的书包了。他们的教室是一二年级合用的复式班级,一个老师同时教两个年级。村里孩子少,一个年级十几个学生,就把他们放到一个教室上课。老师教完一年级,在他们写作业时,再教二年级。

这就是石大庆的人生第一课。当时的课本是本省自编教材。头四课他至今记忆犹新。记得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每节课老师都那么亢奋——虽然她只是一个代课教师。

这就是石大庆的人生第一课。当时的课本是本省自编教材。头四课他至今记忆犹新。记得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第四课“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每节课老师都那么亢奋——虽然她只是一个代课教师。

在这美丽也封闭、传统也落后、躁动也保守的年代里,石大庆慢慢的长大了。

那时上学任务也不重,学校根本就不留家庭作业,每天做两顿饭是石大庆必须完成的任务。

他做的最多的饭是贴玉米面饼子,炖白菜。他做得很熟练。先把玉米面和好,找一个热一点的地方让它发酵;然后,把一口大锅烧热,在锅中间放上一汤匙豆油或荤油,待油温升起来后,再放入大酱或少量酱油、葱花炸锅,炸出香味来,再将切好的白菜放进锅里,翻炒几下,放上水。待锅里的水发出吱吱响的时候,把发好的玉米面兑上小苏打和均匀后,围着大锅的周围贴一圈,他个子还小够不着锅的远处,就用胖乎乎的小手,把团得圆圆的玉米面投掷过去,准确无误;然后盖严锅盖,木制的锅盖变形严重,四处漏气,得用抹布堵上有缝的地方,以免玉米面饼子不熟;然后加大火力烧开锅,就万事大吉了。等到父母从生产队的地里干活回来,那锅里的饭菜还热乎着呢,就是锅里的白菜已经炖得烂如泥了。

自从母亲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石大庆和弟弟妹妹们与母亲的在一起交流时间就很少了。早晨母亲上工时他们还在梦乡里,中午回家急急忙忙吃一口饭,还要缝缝补补一些衣服,鞋子等,感觉没有多长时间,又下地干活去了。晚上回来,吃过饭,已是很晚,做一些家务,就睡觉了。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石大庆小的时候最喜欢下雨,直到现在,他还是喜欢下雨;窸窸窣窣的雨声能给他一种温馨、祥和的感觉。那时只有下雨,母亲才能在家休息,他和弟弟妹妹们围在母亲身边,打打闹闹,无忧无虑的玩耍,看着母亲做着针线,听着母亲嘴里哼着听不懂的调子;到了晚饭时,母亲会擀上一大盆黑面面条,让他们吃个够。

石大庆喜欢读书,在娱乐匮乏的年代,喜欢读书并且有书可读,那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书的资源很匮乏。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很多好书籍被列入禁书。像《青春之歌》这样的读物就是第一大“毒草”。一旦发现必须上交,否则被冠以传播黄色书籍加以处理。古典文学什么唐诗、宋词、百家姓、千字文想买都买不到。那个穷山僻壤的地方,别看发展生产没有本事,紧跟形势,搞运动可是一点都不落后。

看小说就是石大庆当时最好的娱乐。他看了几部大书,也是当时的畅销的几本书。比如《金光大道》《艳阳天》《征途》《沸腾的群山》《迎春花》《苦菜花》等等,后来才逐渐接触到了四大名着、外国一些知名文学书籍。就这点娱乐也得避开他的父亲。父亲认为,看小说获得不到有用的知识,小说里的东西都是胡编乱造,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浪费时间,不如在家里多干点活。每当他看到石大庆捧着一本书在那里看,就给他难堪的脸色。因此,石大庆看书的时候,都背着父亲,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就立刻藏起来,假装的找点儿活儿干,以避免父亲的训斥。

那是一个文盲遍及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读书人,尤其是读过高小以上的人占比太低,文盲率80%,认识字的只有20%,初中以上学历的更是少的可怜。国家为了让成年人能够快速的学会文字,尽量减少文盲,把复杂的、笔画多的汉字简化成笔画少、易书写的简化字;现在用的简体文字就是在那时造出来的。少数服从多数嘛,不识字的人比识字的多,简化文字是让那些不识字的人更容易认识和书写,那是一个文盲加流氓领导和管理读书人的时代。中国的文字演变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人为地改变汉字的书写规范,中国历史上不多见,这次文字改革使汉字的会意功能消失殆尽,好在港台地区没有改变,传统字体得以流传。

那个时候农村的娱乐生活很枯燥,既没有电视也很少有收音机。村子里接上的电灯后,父亲把从前在工厂上班儿时买的一台收音机用上了。那是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老百姓管它叫戏匣子,大小差不多的一块空心砖那么大。

那时打开收音机除了《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就是样板戏,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频道。虽然爱听的节目不多,但是孩子们总想从收音机中发掘出好听的节目。他们总是调台,调来调去,时间久了把收音机里那个调台转轮线磨断了,他们就把手伸进收音机的后部,拨动机械轮调台,怎么调也是那几个台,偶尔调出外国台也听不清楚。

一年为数不多的露天电影里偶有嗲声嗲气坏女人和坏男人台词,就会成为调皮捣蛋孩子的流行语,流传一段时间。正面人物都刚正不阿,革命人物不需要有感情色彩,清一色的光棍。进入80年代,电影《庐山恋》一经放映立即轰动全国,成为年轻人恋爱的样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和小唐
我和小唐
因为一个作品,一个电话,而相遇,相知“哎?电话真的能打通啊”“对呀,我是一个负责任的女人”“哈哈哈哈哈好”—————————————————-“是我”“我记得你”—————————————————“那我们是准男女朋友了?”“今晚小唐要睡不着咯”
虞秋颜
护花神医
护花神医
都市草根林逸,惨当老实人,却意外获得逍遥医圣传承。为查出父亲身故的真相,他医武双休,结交各方大佬,不断扩充自己实力。与此同时,守护女友,收获真爱。
魅影
闪婚难离,霍爷的小祖宗野翻天
闪婚难离,霍爷的小祖宗野翻天
苏家丢失多年的千金小姐刚被接回来,老太太就要把她嫁给陆家那个混账少爷。“抱歉,我的婚事不劳老太太心,我有婚约在身。”苏甯眉眼低敛着,不紧不慢的开口。苏老太太脸色一沉:“不知好歹!你个乡下回来的野丫头能嫁到陆家已经算是高攀了!”苏甯勾唇一笑,“陆家比霍家厉害?”苏老太太一怔,随即嘲笑:“陆家自然比不上霍家!你还想嫁去霍家?简直白日做梦!”“抱歉,我没有做梦的惯!”苏甯不卑不亢,“我要嫁的是霍家五少爷
木轻
穿越明溪之玄医传
穿越明溪之玄医传
她是21世纪隐世家族的玄女陌云璃,被亲爹害死,竟莫名的穿越成了明溪国,尚书府庶女陌云漓,她在疼痛中醒来,然后再次昏睡,却有一段不属于她的记忆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原来原主自小便体弱多病,母亲又被人陷害软禁,偌大的尚书府竟无一人为她撑腰,丫鬟婆子对她更是非打即骂,再有半年原主便要及笄,可惜最终原主还是承受不住折磨香消玉殒了。于是她便承既了这具身躯。此后她便想不在隐忍着过下去,也恰好遇见了他!两人开启了一
钟离春雨
退婚后,她带娃狂撩前任小叔
退婚后,她带娃狂撩前任小叔
【甜宠+破镜重圆+真假千金+萌宝+团宠+扮猪吃虎+马甲+双强】五年前,她被未来婆婆架在道德制高点,逼她离开傅斯秦。五年后,她携天才龙凤胎,带着众多马甲惊艳归来。这次,她的目的不只是给小萌宝治病,更是为了和他——破镜重圆。传闻,傅斯秦车祸后性格大变,冷厉克制且极有原则,却在见到她后一次次分崩瓦解,一心扑在她身上。后来,小萌宝们:爹地,你能不能把妈咪还给我们?她的四个大佬哥哥:傅斯秦,请你对我妹妹节制
暴富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