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从化肥在欧亚各国推行之后,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而且,这几年还有土豆和红薯这种高产粮食,就算大梁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也可以从欧亚其它国家买粮食。”
皇上反问:“如果发生全球性的干旱呢?如果所有国家都这样想呢?”
“皇上,这种可能性极小。”他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所以并不太在意。
“可能性极小?也就是说还是有这种可能性。朕告诉你,老百姓吃饭是头等大事,如果老百姓吃不饱饭,就只能造反,大梁的江山就会瞬间崩塌。”
“从现在开始,要想方设法让农民种地,确保粮食产量,当然,不是强迫的,而是要农民自愿的。”
“比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免除农民的所有税收;美化农村的环境;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挖鱼塘和堰塘养鱼;给种水稻、玉米、小麦的农民直接补贴。总之,采取各种措施,补贴农业、农村和农民。”
韦孝贞吃惊的张大嘴巴:“皇上,自古以来,就是向农民收税,这是朝廷的主要税收来源。如果取消了农业税,朝廷会减少一大笔收入,恐怕户部不会同意。”
皇上摇摇头,“我看了户部历年的账目,农业税的比重越来越小,现在是考虑取消的时候了。”
“如果取消农业税,又不对大梁的财政造成影响,当然最好。但是,农民种粮食天经地义,也没有必要补贴呀。”韦孝贞还是不理解。
“你往高的方面,往远的方面去考虑,如果所有人都不愿意种田,我们吃什么?如果十年二十年之后,老人都不在了,年轻人不愿意,或者说不会种田了,或者说田地早已长满了树木,种不成了,怎么办?”
“广大的农民供养所有的官员和城里人吃喝,他们既辛苦,又不赚钱,被迫背井离乡出去做工,这公平吗?他们也是大梁的子民,他们就活该受苦吗?”
“说到底,这就是观念的问题,是你们这些官员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没有考虑这些,没有站在农民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利益。”
韦孝贞有些明白了,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皇上有些痛心地说:“往上数两代,或者三四代,大家都是穷人,都是农民出身,只是,我们现在已经忘本了。”
“皇上这些话高屋建瓴,让微臣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回去之后,我就和农业部的各位先商量一下,然后再提出方案来,给皇上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