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一直觉得,瀛州本就应该跟西边中原是一家,所以一直不赞成蔡朱头的主张。另外,太子连灭六国,末将自知也不是您的对手,所以避而不战。”
太子又问:“既然你觉得两边本是一家,越国灭亡之后,你手上又牢牢掌握着一万大军,为什么不消灭蔡朱头呢?”
胡四海说:“消灭之后呢?越国被大梁所灭,作为越国的将军,不能为越国尽忠,也断没有主动投降的道理。直到太子兵临城下,末将才做出决定,末将有罪,请殿下责罚。”
太子清楚了,也明白他既不能这样又不想那样的矛盾心情。
“胡将军的忠义之心本宫佩服,你的心情本宫完全理解。”太子看着胡四海,问:“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胡四海听到这里,立即起身,然后半跪于地,抱拳道:“末将久仰殿下威名,此生若能追随殿下征战天下,末将死而无憾。”
太子扶起他,说:“胡将军的心思,本宫明白了,你且先下去吧。”
对于瀛州如何善后,他还没有成熟的想法,所以如何安置瀛州的官员将士,他暂时也无法做出决定。
胡四海告辞出去,马小九进来。
太子直接问:“马大人,瀛州如何善后?马大人可有什么想法?”
马小九对着太子一抱拳,说道:“殿下,瀛州物产丰富,贸易发达,但与大梁相隔茫茫大海,交通不便。所以,下官建议,朝廷治理瀛州,有两个方法可以二择其一。”
“一是采取藩国治理之法,分封皇子或功臣到瀛州,每年向朝廷进贡即可。二是由朝廷指派瀛州本地人为太守,由太守管理瀛州,每年向朝廷缴纳赋税即可。如此两种方法,既不用朝廷操心地方政务,又有足够的进贡或赋税收入。”
太子笑道:“马大人的这两个方法,看起来不错,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朝廷失去了对瀛州的直接控制,几十年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马小九想了想,说:“瀛州地方狭小,就算再过很多年,也不可能有对抗朝廷的力量,所以完全不用考虑这个。”
太子说:“马大人此言,也算是老诚谋国之言,你且先下去吧。”
其实,这个方法,太子也想过,当然,分封皇子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选一个合适的本地人当太守,不管具体的政务,由太守全权治理,也是可以考虑的。当然,必须驻有朝廷的军队来掌控大局。
马小九下去之后,刘明川进来,下跪磕头:“草民刘明川拜见太子殿下。”
“刘明川,坐吧。”太子示意他坐下,问道:“你是瀛州本地的乡绅,听你的口音,怎么跟京城的口音几乎一模一样?”
刘明川道:“回太子殿下,草民的祖父和曾祖父是前朝的官员,前朝灭亡之后,举家逃到瀛州。草民虽然从小生长在瀛州,但是祖父强调,儒家文化流传千年,不可荒废,所以整个家族都讲中原官话,从小学习儒家经典。”
太子心里咯噔一下:前朝官员之后,而梁帝正是推翻了前朝,才建立的梁国,说起来两家还是仇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