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路灯啊。
等等,他们不会不知道什么是路灯吧?
傅落盈愣了片刻后,惊喜地叫了起来:“嫂子,你说的是,类似于王府檐廊上挂的灯是吧?”
沈笙歌点了点头。
好吧,果然没有路灯这个词。
“哇,嫂子你真厉害,怎么能想到这些?”
“除了好看之外,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有这路灯,还能渲染一下气氛。”沈笙歌说着,看向孙凝脂,“娘,您会编织灯笼吧?”
孙凝脂这下子倒是犯了难,摇了摇头。
沈笙歌笑了笑,称没关系,看来这下子她又要去找韩天帮忙了。
“灯笼?”刚巧经过的武桥媳妇大着嗓门嚷嚷,“牛二媳妇手巧着咧,她肯定是会的,怎么着,沈大夫,要灯笼啊?”
傅落盈咧了咧嘴,这武桥媳妇怎么时时刻刻都能冒出来啊。
沈笙歌笑了笑:“那她有时间编灯笼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武桥媳妇大步流星地走着,“沈大夫,你别着急,我去问问她。”
言罢,还不等沈笙歌说什么,就快步离开了。
孙凝脂摇头失笑:“这个武桥媳妇,一直都是在这样,做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的。”
吃完饭,傅落衡和齐天明上工,沈笙歌则带着傅落盈将竹子劈成一个个的小竹条。
武桥媳妇拉着牛二媳妇走了来。
“沈大夫,牛二媳妇现在有空,我把她拽来了。”
武桥媳妇大大咧咧地开口。
牛二媳妇手里还拿着鞋垫子,神情里有些无奈,显然是被强拉硬拽来的。
此时瞧着沈笙歌看过来,脸上也带着几分不好意思。
“沈大夫,需要我帮什么忙?”
沈笙歌自是看出了牛二媳妇的困窘,又看了看她手中的鞋子,笑了笑:“可会编织灯笼?”
牛二媳妇点了点头。
“那刚好,你来帮我编织灯笼吧。”沈笙歌的声音始终淡淡的,“每个灯笼五个铜板。”
原本听见前半句,牛二媳妇神情有些为难,她是缝鞋子来补贴家用的,虽说挣得少,一天也能挣得五个铜板。
刚要开口说什么,就听见沈笙歌的后半句话。
一个灯笼,五个铜板?
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若是编了十个灯笼呢?”
“自然是五十个铜板。”沈笙歌笑了笑,“和韩管事一样,做多少活儿,当日将工钱结清。”
武桥媳妇也愣住了,她结结巴巴地开口:“沈大夫,我……我们是过来帮忙的,不用给钱的。”
沈笙歌发自内心的笑了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我自不会让你们白白浪费时间。”
“可……可……”
孙凝脂虽然震惊,她们没有钱开工钱啊?
但她还是拉住了武桥媳妇,对着她摇了摇头:“笙歌怎么说,你们便怎么听吧。”
武桥媳妇一脸疑惑。
“还得麻烦你,多去喊一些你的姐妹来。”
沈笙歌笑了笑。
武桥媳妇:“好……哦。”
很快,武桥媳妇带了四五个妇人前来,都是沈笙歌熟悉的。
然后沈笙歌让牛二媳妇教她们编织灯笼,自己则是朝着韩天的石头房走了去。
因为武桥媳妇的嗓门很大,几乎是在家的妇人们全都跑出来看热闹了。
“听武桥媳妇说,她们要编灯笼?还说沈大夫每个灯笼给五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