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失落而又无奈地看了看杜母:“阿妈,时间太赶了,怕是走不开。”
杜母温声道:“若是去虞城待上十天半月恐怕不行,但是去探望一下,总还是可以的。
不要一来了纶邑,就不见人了,倒是让别人觉得我们忘本。”
这一次去虞城的间隔确实有些长,但主要是为了推广种田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虽然以各种巧合的形式出现,但杜康是心知肚明的必须自己把控。
不然杜康恨不得每天去虞城见姚瑶一面。
现在杜康是要学习如何用泥巴做房子,顺便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推广后世的一些设计理念。
所以他才觉得还是离不开。
既然杜母已经发话了,杜康连忙应道:“阿妈说的是,时长去虞城是应该的。”
陆路难行,走水路就轻松多了。
竹筏肯定不行,要是有条船就好了。
羊明倒是现成的船匠,问题还是出在人手上。
杜母见杜康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色,对着陆平道:“陆平啊,我也就不和你客气了,今天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就让四儿安排大家都听你指挥了。”
陆平道:“辛苦倒是不辛苦,不过明日确实要开始动工了。
明天我还要找到合适的粘土,既然是做粮仓,防水防潮马虎不得。
还有木材,茅草等等材料,最好能够开始收集。
最麻烦的是,只有三天时间,谁跟着我把工艺学会?”
杜母淡淡道:“纶邑有木匠,有石匠,还有陶匠,教一遍应该会的。”
陆平略一沉思,点点头:“实在有难度,再请虞侯派人来也不是难事。”
杜康沉声道:“我带着大牛来吧,应该没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夯土就觉得是个力气活,脑海中情不自禁就浮现了大牛的形象。
已经让姚瑶给他找媳妇了,总不能让他成天沤肥,学门手艺总是好的。
而且杜康不觉得这个时候修房子是很难的事情,应该一看就懂。
事情定了下来,杜母笑着道:“陆平,今天让四儿给你做顿饭吃,他是虞国的庖正,来了纶邑又想出了很多新花样,大家都盼着吃上他一顿饭呢。”
陆平赶紧道:“殿下在虞国是庖正,在我心中可是殿下,陆平可不敢当!”
杜母嗔怪道:“我当年待你也是如亲子一般,怎么现在反而见外了。
你就当他是你弟弟一般就好了。
再说纶邑现在人多眼杂,我们也只当他是虞国的庖正,没有什么殿下。”
陆平心领神会,立刻改口道:“陆平一切听老夫人吩咐。”
杜康见自己多了个哥哥,心中又添了一分喜悦,但是这个哥哥,却不能在外人面前随便叫,只能继续以先生相称:“阿妈,方才在侯爷那里吃过,不如我先去天气看看世俞的情况,拒马不布置好,总归是不放心。
阿妈就按照平日喜欢吃的菜来准备,陆先生也不会介意的。”
陆平附和道:“正是,老夫人觉得可口的自然是美食。
我刚好随庖正大人一起去田间看看。”
陆平随着杜康走到田里,才觉得庄稼种植的间距稀,特别是黄豆,更是间距有一米多宽。
这还是在有稻草人驱赶飞鸟的情况下。
特别是种了一千多亩又苦又涩的高粱。
他是个见微知着的人,心中的赞叹之情变为苦涩,不由得叹了口气道:“老夫人既然说待我如子,我便有话直说。
我听虞侯说你性情刚烈,初时还不信,现在见了你种的庄稼,才知道所言不虚。
纶邑现在肯定是青黄不接,一粒存粮都没有,虞侯如此器重你,怎么不开口呢?”
这些时代的人都是怪物吧!
什么都能一眼看穿!
杜康笑了笑道:“确实没有存粮,但也不至于青黄不接。”
说着就把现在每日的食物获取和搭配说了一遍。
“现在蔬菜已经可以吃了,新的一茬也已经播种。
如此到了九月,新粮一成熟,就再无忧虑了。
因此才在田间又是挖陷阱,又是布置拒马,防范野猪。”
两人边走边聊,陆平应该也不是太懂农活,对杜康采用的新技术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作用。
当他穿过高粱地,看到拒马阵时,陡然停了下来,犹豫了片刻道:“殿下,实不相瞒,昆吾此时也有些困难。不知能否将拒马阵、稻草人和竹编的法子教给我,可暂时保证我族暂时无忧。”
自己点破的新技术能够得到推广,又是传授给铁杆盟友,杜康自然是乐意的,连连答应。
陆平面露喜色,又满是严肃地对杜康道:“主公,这些法子,千万不可外传啊!”
为什么要限制技术扩散和交流呢?
杜康有些不解地看着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