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纶邑所有的人,心情都非常不错。
杜母自然不用说,故物失而复得,孵出了小鸡,又开始发豆芽。
在她的开导下,羊黎心情也好了起来。
陶贝在三个小伙伴面前表演了一把为小猪去势。
四个小家伙看到平时狂暴不已的小猪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无不拍手称快。
不过在陶贝动刀子时,观看的三位都情不自禁地夹紧了裆部。
他们没想到陶贝下手这么快、准、狠。
小猪没想到会出现一位替代者,不然就不会这么嚣张了。
斩断是非根,一了百了吧。
有一件事情被固定下来了。
由大牛带着羊明打了一个时辰的鱼,收获倒是和羊大之前差不多。
世俞本来是被杜母安排来给种下的菜籽浇水的,但是被杜康拒绝了。
这块菜地是华灵专门挑的一块较为湿润的土地,已经相当于是坐水播种了。
所谓坐水播种,就是先在播种沟内浇点水,待水下渗再撒播种子然后覆土。
种子发芽并不需要太多的水分,最好是等7—10天后幼苗长出两三片真叶的时候再浇水。
杜康也不勉强他来田里干活,让他成了街溜子。
一来他在田里也静不下来,反而影响其他人。
二来等野猪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就要每天出去打猎了,用猎到的小兽来补充纶邑的肉食。
所以,世俞可能会在发豆芽,可能在喂小鸡,可能在放牛,可能在捕鱼,也可能在背着弓箭射野鸡。
这样看起来,世俞反而是最忙的人。
当第一亩高粱播种好了的时候,杜康估算了一下用量,大概用了2斤半的高粱种子。
算下来,比之前每亩3斤的用种量又要多播种近200亩。
2斤半到3斤半都是正常的播种量。
能够多收个三五斗杜康就会兴奋异常,更何况现在可以多收至少8000斤。
华灵在关注播种的速度。
种三行空一行,1200亩地恰好可以留下300亩。
然后大幅拉开大豆的播种苗距,用种量减少到5斤每亩,这样1500斤豆种才足够覆盖300亩地。
他算了一下,按照杜康的播种要求,手脚麻利的女人每人每天可以播种10亩地,900亩地的9个女人不歇气的要花10天时间。
男人播种速度稍微要慢一点,如果能够增加到20个人,那么只需要花6、7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因此华灵建议将鲁烈等人抽调过来播种,只留奴隶翻地。
本来是为了鲁烈他们考虑,因为西边的地太难翻了。
但是鲁烈等人根本不领情,因为他们见识过杜康是如何播种的,觉得在地上趴一天太难受了,还不如一边翻地一边捡起蚯蚓来得痛快。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杜康完全尊重他们的意见。
播种的事情就定下来了。
翻地的事情,则出点小意外。
木头做的耒、耜太不结实,对上板结的土地,很快就断了三四根。
鲁烈将断掉的木头拿给杜康看,都是因为太过陈旧造成的。
杜康又把鲁烈和石猛安排回去做工具了。
这样看来翻东边的地花了7、8天的时间,西边的至少要12天往上走。
杜康对这个进度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各个环节都先衔接上了。
夏历四月中旬内就能够完成所有种子的播种了,没有耽误农时。
首先在食物上,村子现有400斤藕,足够吃到都豆芽开始正式供应,这样女人们就不用出去采摘野菜了。
素食的供应,大大降低了肉食的消耗,两头猪得肉400斤,可以提供8天的消耗。
天天吃肉的纶邑人,对素食更加钟爱一些。
等到猪肉吃完了,世俞每天带上两三个人,猎回2、30斤肉食,配合每天打的2、30斤鱼,既保证了食物的供应,又不浪费太多的人力在食物的获取上。
田里干活的人力有了保障,农忙的节奏也有了保证。
等到西边的地整理好垄沟,恰好可以完成剩下所有种子的播种,黄豆和高粱的15天播种间隔也留出来了。
杜康知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家思想高度统一的基础上的。
杜母提议祭祀猎神盘瓠,本是为了祈祷能够获得更多的猎物。
结果在一系列突发事情的影响下,反而让大家放下了打猎的心思,将大家都推到种田这件事上来了。
如果说蘑菇、竹笋都是大自然赐予的,那豆芽就必须要靠在地里种出豆子才能够吃得到。
大牛在陶七家吃饭时,尝到了豆芽的美味后,直接提议:“为什么不把另外1500斤豆子都发成豆芽呢?”
陶七白了他一眼道:“今年都吃完了,明天吃什么?你只有现在种下去,秋天有了收获,明年才能继续吃啊?”
“这样纶邑才能持续发展。”
所以大家都是满怀激情来到田里的,发现要15天后才播种大豆,小小地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