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荣耀

第九十九章 都在试探

人和人之间,信任是最难的,而他是离开你十几年的儿子,父子隔阂情有可原。

更何况,那些过往是他这一生,都难以提及的回忆。他所承受的痛苦和伤害,不可想象。

这话是李宽随军南下时,房玄龄跟他说的。二次失而复得,让李世民对这个次子更加珍惜。

李宽对君父、朝廷的忠心,对姐妹的疼惜,李世民是知道的。因为他的归来,高明和长乐的变化,他也看在眼里。

虽然他还看不透这孩子的心思,但对其所作所为,还是满意的。

当着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的面,李世民当即表示,李宽为国家,为君父分忧,功劳甚大,要重重的赏赐。

赏金赏银,不如赏个好老师,李宽好武事,善弓马,而朝中武将最达者,非卫国公李靖莫属。所以,他欲让李宽拜入李靖门下,学习兵法。

此言一出,别说李宽了,就算是长孙无忌和魏征也吓了一跳。皇子拜师,那基本上就是这个老师的人脉、势力,基本划归这个皇子。

李靖是何许人也,是大唐的第一将,他在军中的威信,只在陛下之下。可以这么说,他若成了李宽的老师,那楚王便一举压过东宫、魏王府,成为诸皇子之冠。

陛下这是要干嘛?知道的他是疼儿子,不知道还以为他要易储呢!

在李宽脑袋当机之余,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圣人,卫公年迈足疾缠身,一直在府静养,若让楚王。”

长孙无忌的话还没完,李世民就开口打断了他:“他有没有病,朕清楚的很!况且,教兵法跟足疾有什么关系。”

“二郎,朕想让你拜入李靖门下,研习兵法,你意下如何?”

作为将军,若能有幸受卫公些许指点,那便是三生修来的福气,更不要说拜入李靖门下了,绝对是求之不及之事。

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可瞧见房玄龄眯眼示意他看长孙无忌,李宽的心里咯噔一下。

李靖的兵法,谁都学得,唯独皇子学不得。臣子学了这兵法,可以说是为了功名富贵,亦可以说是报效君王,搏一个青史留名。

可皇子学来作甚?

是想效法圣人吗?

只要李宽应了,那他就是有不臣之心,意在牟取东宫,且不管他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别人都会这么认为。

皇帝今日高兴,可不计较这个,但高兴头一过,又有人在旁边日日进言。所谓三人成虎,连曾子那样的大贤,都被谣言搞的母子不相知,更别说帝王之家了。

差一点,差一点就应下来了,好悬啊!

庆幸之下,李宽拱手恭声回道:“父皇,忠诚不仕二主,孝子不侍二师,武阳县公教诲,臣终生不敢忘怀!”

“若父皇允准的话,臣请以武阳县公为楚王师。好让儿臣可以晨昏定省,报答恩帅的恩情。”

就算没有那日弘文殿的谈话,李宽也知道李大亮不可能做他的老师,否则也不至于拖到今天。

可他想不明白的是,房玄龄如何肯定,陛下会指派他成为楚王师呢?

呵呵,李世民对这个回答很满意,甚至连一旁的魏征也跟着频频点头。李世民满意的是,李宽知进退,识时务;魏征高兴是,今上的皇子中,终于有个懂规矩,不逾越的。

可李世民还是摆了摆手:“李大亮是好,可不能做楚王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上辈子,下辈子
李飞的上辈子是唐朝的李非。时空交错之后,两个人竟然可以在梦中相见。那么对唐朝的历史和对后世的影响将会是什么呢?
二手废柴
回到大宋斗梁山
回到大宋斗梁山
陈子御意外来到宋徽宗时期的大宋。在黑风寨当了土匪,一碗啤酒勾搭走了花和尚鲁智深跟青面兽杨志,武二郎你也到碗里来。赈济流民,截胡宋江。一首情歌俘获李师师的芳心,为了让陈子御立足朝堂,还跟赵佶分了居。赵佶顶着绿帽子只好给他封了官。宋江哭着打滚:“把我兄弟还给我”蔡京“我们要以贼制贼。”高俅“我们断他粮草。”童贯“二位大哥,求你俩别作妖逼他,一催就闹着辞官回去躺平。”金国“大哥别打了,小弟这就给你采身养
午夜刀鸣
废皇子逆袭为王
废皇子逆袭为王
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废物皇子,父皇不喜,兄弟姐妹厌恶,只能奋发图强,用实力说话,且看李格怎么破局,成为千古一帝。
沙尘暴雨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许秋生本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却机缘巧合回到了1935年。他凭借冒名顶替的日本身份投身情报机关,本只想低调潜伏,顺便搞搞情报。可等他有机会驻足回首自己的来时路,才发现从白山黑水的黑土地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从烽火硝烟里的前线到犹唱后庭花的后方,早已……他的姓名无人知晓,但他的功绩山知道,江河知道,祖国更不会忘记。
随风飞翔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