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不相信我吗?”尹天浩反问道。
虽然还没正式拜师,但是尹天浩的话就像是夫子说的一样,郭守敬自然不敢怀疑。
“你就乖乖的认了吧,你不仅笨,眼神还不好,你说说你凭什么能当大师兄。”
郭守敬无语。
晚上,刘秉忠在想怎么跟父亲说这件事,虽然白天的时候说的斩钉截铁,但是他真怕父亲不同意,得想个好点的理由。
“父亲”
“嗯”
……
“有事?”
“那个,那小子把题解出来了,瞬解。”
“哦,那小子倒是有点本事。怎么解出来的?”
刘秉忠把解题步骤一一给刘润讲了,刘润听了之后,连夸赞尹天浩聪明。
刘秉忠趁着父亲高兴,说道:“孩儿想拜尹天浩为师”
“什么?”刘润有些惊讶,自己的这个儿子,虽说聪明,但有时候过于骄傲,同年龄阶段的没见过他服过谁,没想到今天居然想拜师,而且还是比自己小的孩童。
刘秉忠以为父亲不同意,赶紧跪下说道:“孩儿是真心的,天浩是孩儿见过的(算学)最厉害的,我想拜他为师学算学。”
刘润思索了一下,忠儿如此夸奖尹天浩,尹天浩必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凭借这个新型算学,日后,尹天浩必定会成为一方大家。只可惜,这个尹天浩出身农民阶层,如果让人知道了忠儿拜了一个白丁为师,日后必定会影响仕途。
看见还跪在地上的孩子,说道“你先起来,为父思虑一下。”
“父亲”
“别哼唧,起来”
正在考虑的刘润听到下人禀报“曹录事求见”
“这曹录事这时候过来有什么事情”刘润有些疑惑“带他去中堂,我马上过去。”
到了中堂才发现不止曹录事,郭守敬和郭荣都在。
“曹县尉,曹叔、郭叔”
“刘县令”
几人见完礼之后,刘润问道“两位联袂而来,不知所谓何事?”
曹县尉并未答话。
郭荣说道:“为了敬儿的事。也不知道这孩子中了什么邪,今天回家说是要拜一个人为师,好像姓尹”
“尹天浩”
“对,就是此人。一个白丁也能为人师?”
曹录事:“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郭荣“你这曹老头最是可恨,明知道这种情况,不制止,还篡托着守敬拜师。”
“郭叔叔,你别生气。等我把犬子叫过来问问。”
不一会,刘秉忠进来了。给各位见了礼,对着郭守敬挤眉弄眼,郭守敬视而不见。
“站好,我问你,是不是你篡托守敬拜师的?”
刘秉忠一听还以为是郭守敬诬陷他,立即炸毛了,“这可不是我篡托的,早上我早早的去署衙向天浩请教问题,有感于他知识的渊博,想拜他为师。没想到这时候守敬来了,看见我拜师,死皮赖脸的也要跟着拜师,要不是他,也许我早就完成拜师了”
“你的意思是他还没收你们为弟子”
“嗯,夫子说只要我们家长同意,他就同意。”
“郭叔,您是什么意思?”
“不同意”
郭守敬“您不同意,我也要拜师”
“你这个孽障”
刘润“郭叔你别生气。守敬这孩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聪明伶俐,乖巧听话。这次忤逆你,肯定有他的原因。这不我家这臭小子也要拜他为师。听我家臭小子讲过,这个尹天浩在算学方面称得上一方大家。”
“对对,夫子讲过在咱们大启国,他算学方面是天下第三”
郭荣“没脸没皮的小子,才多大一点就敢夸下海口,要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小小年纪就如此狂傲,如何为人师表。不说远处,就他敢跟你父亲和我比比吗?”郭荣此人擅长气象与水利,在算学方面也是佼佼者。
刘润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郭叔,言过了。据秉忠所说,在算学方面你我可能都不是他的对手。”
郭荣大惊“刘县令,何出此话?”
这刘润郭荣是了解的,在邢州的时候刘润跟自己儿子是好朋友,两人志同道合,都喜欢水利,算学。只是自己儿子福薄,年纪轻轻的就丢下儿子守敬独自离去,剩下孤寡老弱。后来守敬大一点,儿媳也撒手西去。这时刘润找了过来,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约定过,生下的孩子同性为兄弟姐妹,异性为婚。这些年刘润待守敬确实如亲儿子一样,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来找刘润商量一下。也正因为和刘润如此熟悉所以听到此话才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