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俩还真是天生一对啊,请千万要锁死,别出来祸害别人。
阮萤看完了戏,就拖家带口地回家去了。
她打了个哈欠,在家餐桌上吃早饭,她快速干饭,活像饿死鬼投胎。
言澈吃完,摸摸她的脑袋,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低头亲了亲她的脸颊,才去了书院。
转眼就是一年,十六岁的言澈参加了科举院试,再次成为了案首。
而顾修不知因何原因,发挥不大好,只拿到了中间名次,与拿到小三元的言澈差距很大。
时光匆匆,言澈在十七岁的时候,拿到了乡试的头名,成为了解元。
同年,两人将省城的一切都卖了,拖家带口朝京城出发。
同行的还有顾修一家子,他们没有顾澈这一行人人多,为了安全,他们非要黏上来。
顾修在这一次的乡试当中名次不算好,勉勉强强上了一个尾巴。
李知府劝说顾修三年后再考一次,但是顾修不愿意落于言澈之后,所以非要北上京城,参加会试。
而且顾修想着,只要拿到了进士的名头,他有淮阳侯府帮忙,前程定是比顾澈要好。
两家人一路上磕磕绊绊,也算是到了京城。
不过同面色红润的阮萤相比,李若儿一路上没有休息好,连番呕吐,气色极差。
等过了京城的城门口后,顾修有些得意地同顾三郎一家道别,“三叔、三婶,就此别过,我们这就先去淮阳侯府了。”
临别之时,阮萤好心提醒道,“大堂嫂,我看你的样子好似是有了身孕,到了府上最好寻个大夫看看。”
李若儿摸着肚子,涌现一阵喜悦,可顾修却面无表情,对此毫不在意。
言澈一行人进到京城后,先找了家客栈落脚,将顾三郎夫妇和老林夫妇安置好。
阮萤和言澈带着小林和小红一起出门,去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他们先去京城的药铺卖了好几只大年份的野山参,由于这野山参大的出奇,最终卖出了相当高的价格。
他们带着银钱去买房子,两人这次一样打算一步到位。
京城的房子是东面优于西面,东面多是做官的,而西面多是商人。
此外,离皇宫越近越是好宅院。
阮萤二人作为外来户,也不奢望能买到很好的房子。
找了牙人,在京城东面进进出出地找了几家,最终买了一座三进的院子。
这座院子位置不算好,不过离皇宫比较近,以后言澈上班方便些。
此外,他们还在一个大药铺旁边买了一个特别小的铺子,打算专门拿来卖野山参。
这京城里贵人多的是,与其卖给药铺,还不如自己开铺子呢。
事情搞定,四人回去接了顾三郎几人先回了院子,然后让老林几人拿着钱去张罗家里。
八人用了大约半个月才将家里和铺子全部弄好,这铺子取名为“山参会馆”,一月开一次门,一次只卖一只山参,采取拍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