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逆子,你敢造反?

第18章 太子诗才风流,人更风流

李承乾与窦阿蛮,鸳鸯戏水,好不快活。

他脑中灵光一现,想到了赵鸾鸾的五首七绝诗,可谓是写尽了平康坊的风流。

于是来到了桌前,拿起了笔。

“太子殿下,你要写什么?”

窦阿蛮疑惑,睁大了迷茫的眼睛。

“我要写诗。”

李承乾咧嘴一笑,系统奖励的一万首唐诗,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酥乳一诗如下。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又作檀口,纤指,柳眉,云鬟四首诗。

这五首七言律诗,可是描写平康坊的巅峰之作。

“没想到太子殿下的诗才,竟然风流到了如此地步。”

窦阿蛮看着看着,露出了惊为天人的表情。

这个男人,真的是不简单。

“阿蛮,这都是我给你写的诗,喜欢吗?”

李承乾脸皮很厚,毫不客气的居功自傲。

“奴家喜欢是喜欢,只是奴家,哪有这样美。”

窦阿蛮羞涩不已,即便她很开放,可这五首诗太过惊艳,她觉得自己配不上。

同时暗暗惊奇,“原来我在太子的心中,竟然这样的美。”

“这样的好诗,不传诵天下,真的是可惜了。”

窦阿蛮拿起纸张,准备往外跑。

李承乾急眼了,“你给我站住,把衣服穿上。”

他的脸色不好看了,就这么跑出去,真是有伤风化。

如此美景,只能他一个人看,其他人还是滚远点吧。

“啊?哦!”

窦阿蛮羞红了脸,真的是无地自容。

“以后,可不能这样了,你是我的,知道吗?”

李承乾警告,语气容不得反驳。

“知道了,知道了,再也不敢了。”

窦阿蛮吐了吐香舌,小心翼翼的嘀咕道:“还不是怪你,做出了这样的举世佳作,让我得意忘形了。”

她穿好了衣服,将诗交给了婢女,传了出去。

回到李承乾身边,她拿起笔,将那五首诗默写了起来。

“阿蛮,你的记忆力真好,看了几遍,就全部记下了。”

李承乾惊叹,不由自主的羡慕了。

要不是系统给了奖励,他真的是一个废材。

“奴家过目不忘,这都是小本事了。”

窦阿蛮痴痴一笑,“太子殿下,快去穿衣服吧,你这样不雅观。”

“你我坦诚相见,有啥不雅观的?”

李承乾不怀好意一笑,从后面抱住了窦阿蛮。

看着窦阿蛮挥舞着笔墨,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

“又想要?”

窦阿蛮惊了一下,据她从书本上了解到的知识来看,太子到了好好养精蓄锐的时候,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起来了。

她不禁怀疑,难道自己,真如诗上所写的那样,太子才如此的爱不释手?

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美貌,超出了她的理解。

太子如此热情,她自然不能扫兴了。

也就主动回应,献上了自己的热情。

于是乎,桌椅摇动,打湿了纸张,搅翻了笔墨。

与此同时,李承乾的五首诗,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平康坊,然后传向了整个长安城。

“衔杯微动樱桃颗,咳唾轻飘茉莉香。”

“曾见自家樊素口,瓠犀颗颗缀榴芳。”

“妙极,真是妙极。”

“太子殿下果真是人中龙凤,老朽敬佩。”

“这五首诗,写尽了平康坊美女的风流,平康坊注定会名扬天下,到时候,门槛都要被人给踩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回到大宋斗梁山
回到大宋斗梁山
陈子御意外来到宋徽宗时期的大宋。在黑风寨当了土匪,一碗啤酒勾搭走了花和尚鲁智深跟青面兽杨志,武二郎你也到碗里来。赈济流民,截胡宋江。一首情歌俘获李师师的芳心,为了让陈子御立足朝堂,还跟赵佶分了居。赵佶顶着绿帽子只好给他封了官。宋江哭着打滚:“把我兄弟还给我”蔡京“我们要以贼制贼。”高俅“我们断他粮草。”童贯“二位大哥,求你俩别作妖逼他,一催就闹着辞官回去躺平。”金国“大哥别打了,小弟这就给你采身养
午夜刀鸣
废皇子逆袭为王
废皇子逆袭为王
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废物皇子,父皇不喜,兄弟姐妹厌恶,只能奋发图强,用实力说话,且看李格怎么破局,成为千古一帝。
沙尘暴雨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让你低调潜伏,你却成了大佬
许秋生本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却机缘巧合回到了1935年。他凭借冒名顶替的日本身份投身情报机关,本只想低调潜伏,顺便搞搞情报。可等他有机会驻足回首自己的来时路,才发现从白山黑水的黑土地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从烽火硝烟里的前线到犹唱后庭花的后方,早已……他的姓名无人知晓,但他的功绩山知道,江河知道,祖国更不会忘记。
随风飞翔的猪
南太平洋上的五色旗
南太平洋上的五色旗
现代兵王穿越清末。以一己之力拉起势力,反对封建殖民势力,让华夏旗帜飘扬四方。按照杨文定自己的话说就是用你的地殖我的民。
斑鸠不是鸠
大明修仙聊天群
大明修仙聊天群
朱善穿越大明。成为永乐大帝朱棣的孙子。朱高炽的第五子,朱瞻基的亲弟弟,朱瞻墡!就在朱瞻墡打算安稳当个逍遥王爷的时候,竟意外绑定修仙聊天群!当群成员全部修仙,群就会升级,而身为群主的他就会获得修仙礼包。嗯,逍遥和长生不冲突,老子要修仙!当灵气开始复苏,灵兽仙草遍地瓦剌,鞑靼等周边诸地之时,大明终于发起了一场正义的战争!之后,当资质平平无奇的永乐大帝看着库存丹药不足后,大明又将目光看向海外……而当大明
深林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