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时代的小宁家里养着三只猫。一只是黑花,一只是白花。一只黄猫。女儿统称其为植物。这三条植物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加臭气烘烘。但它们也带来了远超这些麻烦的快乐。小宁一年在它们身上的正常花费在一万块左右,如果它们生病,一次就可能花掉好几千。就是说,养一只猫要远比买一万只毛绒玩具带来的快乐更多,但总花费也真的超过了一万只毛绒玩具。
这儿要说的猫不是小宁养的猫或者十几年前那只狸花猫或者二十几年前那只黑狸花猫,而是小区里一只流浪猫。它是标准的橘猫,一身漂亮的老虎样的花纹,眼睛是红褐色的,很瘦,对女生叫骨感,估计吃得不太好。它看到她就会喵喵叫,胆子很大,经常找人要吃的。小宁曾经很惦记它,给它买了不少吃的,家里三头植物不愿吃的罐头和猫条也拿出来放车上,小包里也装一两个,准备随时给它吃。
开始它还挺喜欢吃。她去车上拿,招呼它跟着的时候,它就远远地跟在后面。看到吃的就呜呜地叫着。小宁好爱怜它,想伸手摸它,但想想家里三只猫,就只用手指划了下它的毛。她怕它有虫子或病什么,传给家里的三只活宝,那又是大麻烦。
她出来送垃圾和买东西,经常故意绕路在小区里转,希望能看到它。
后来,她给的东西它似乎吃厌了,吃一点就不吃了。猫粮放地上也不怎么吃。
她有点失望。
她不能再收养它。它似乎也没有被收养的意愿。它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未必喜欢被关在一套房间里。再说,她已经有三只了,再养真的觉得很麻烦。她不愿陷入收养的泥坑。她不止见过一个女单身养了几十只猫。这样的就必然一直单着了。那些猫就是她的伴侣,她的爱的渲泄对象。
她倒不是怕一直单着,而是怕养太多就进入无法摆脱的怪圈,让自己无法摆脱。她可不只是为猫活着的。
后来,她不再给它东西了。她的东西不合它胃口。她再看到它就笑着招呼它,它看着她,喵呜一声,她逗逗它就走过去了。
有一天她送垃圾,看到它,它在吃一些猫粮,是别人给它的。她释然了。
猫的生命同样是宇宙的冗余。从宠物角度看,它是人类生命的附着物。从宇宙角度看,它们都是同样无谓或无为的存在。何况自有人类愿意照顾它。再说了,大自然中的野猫和兔狼虎鸟一样,都在宇宙能量转换规律下自生自灭,完全不需要人类的参与。
其实猫狗在人类聚居的小区中也是一样。
没有人类的聚居地,就不会产生那么多流浪猫,人类的存在与流浪猫之间是一种微妙的生态平衡,人类能照顾的,或者人类的垃圾能养活的流浪猫是有一定的数量的,超过了就会自生自灭,一般流浪猫的生命也就两到五年,多死于饥饿、寒冷和疾病,而人类当作宠物饲养的则幸运多了,能活十五年以上,有的甚至活到25岁,相当于人类的130岁以上了。作为宠物的猫给人类带来快乐和眼泪,而流浪猫只能得到偶尔的关怀,这也是一种平衡。
小宁走过垃圾站那儿,经常会看到橘猫半卧在那块大石头上,非常可爱的样子。小宁都非常温柔地对它笑笑。小宁偶尔会给它一点吃的,但心理没有了负担。只悄悄地对它说,希望你更伶俐点,吸引好心人多给点好吃的。
橘猫从来都毫无表情。
猫没有表情肌。
猫的存在不需要表情。猫的存在不需要语言。
真正的流浪猫或野猫三个月都不叫一声。爱叫的猫是人类培养出来的,娇滴滴的喵呜声是用来引诱人类掏出食物的。对于真正自然存在的猫,语言是没用的。再多的喵呜也换不来食物和水。大多数流浪猫实际到死都发不了几次声音。中国每年死亡流浪猫至少上亿只,人类却很少看到它们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