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个少年,太也暴躁了些。
和赵政一样,性子野蛮,动不动就拔刀砍人。
这么搞,见效快,后遗症也多啊!
不过刘玄还是欣慰的,越厉害的教父,就越需要暴躁的头马。
赵迎祥谁都不怕,但是怕他。
他好歹把事办成了,让皇属军有军队的模样,在蓟城扎下了根,没伤到蓟城百姓的筋骨。
反观柳不疑这里,没干成什么事,百姓还跟着他流离失所。
他在石头上,坐了一个多时辰,想明白了一件事。
直接提拔清官的路子,是不行的。
大环境太差,他柳不疑上台,就只得到了一虚职,还被所有人拆台。
事能办成,全靠官职之外的资源。
例如赵迎祥,只有柳不疑一半年纪,算是很不懂事的年龄了。
可是他能调西凉骑兵来,帮他管理皇属军,也会家传的治军打仗。
虽然和他父亲一样,没学会和气生财。
但他很清楚,枪杆子里出政权。
和本地的世家谈判,说什么不重要,拔出刀来砍最重要。
柳不疑的外部资源不够多,那就当不了这个官。
除非把他派到一个,靠官职本身的权力,就能运作的岗位上去,才能干出成绩。
可是,刘玄不需要这种官啊!
他要能抗压,吃草挤奶,破局的官。
项目有困难,领导拍脑袋决定,想法不实际,忽略客观规律,这是常有的事。
柳不疑必须去学习,如何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去直面现实,而不是退缩。
刘玄给他下了死命令:
“从今天开始,朕做你的后盾。不管要兵,还是要权,朕都支持你。”
“但从现在开始,你别再想辞官回乡。”
“人在阵地在,你要死也要死在官位上”
“朕送你两个字,‘不退’。”
刘玄说完心里话,从石头上下来,提着他往人堆里走。
柳不疑浑身颤抖,刘玄装作看不见。
无论如何,刘玄要逼他去拼命了。
柳不疑、严泰、吕富贵是他的人,这三个炮仗,必须响一个。
要都是哑炮,刘玄的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他要来大锅,把蔬菜拿出来,放点调料,做一个火锅,和柳不疑吃同一锅饭。
详细了解他手下30万人的分布,有多少个山头?
细数起来,足足有23个,刘玄知道情况复杂。
不禁把视线转移开来,问其它地方的情况。
如果皇属军乱的厉害,祸害了周边50、60座城池,那早该乱了呀!
但实际上,只有柳不疑、严泰、吕富贵三人的辖区内混乱。
其他人的情况,与赵迎祥类似。
他们本就是京城附近的世家子弟,关系网络复杂。
手里虽然没兵,但有冯宝宝居中调停,拿禁军做武力威慑,也能镇住皇属军。
一个旗下,有十万人,都化作佃户,租用土地耕种。
加上军粮保温饱,也不至于造反。
原来是被豪族收编了,怪不得风平浪静。
只有刘玄分派的官员,没有人支持,朝廷里都在看他们笑话。
想到这里,刘玄不淡定了。
当晚跑回淄水城,选十万“黑巾军”,随他西行,把皇属军这帮势力,安置了再说。
耕种的土地,也要重新丈量,明确分发与人。
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才能积极向上,少薅他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