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有个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马士英,如果不是因为当初他是凤阳总督,在南直隶地位超然,还能借他的名头压制一下三镇兵马,迅速完成军队改编,那他可能早就被扫地出局了。
更何况,梁兴扬已经将孙元化招来,任工部左侍郎,实际上将工部大权掌握在手,马士英并没有实权了。
留着马士英还可以跟支持潞王的东林、复社做个平衡。
所以,马士英自然要感激梁兴扬,不但不处理他,还提拔了一下,这不还是得老老实实听梁兴扬的话?
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钱谦益此人虽然是东林魁首,但梁兴扬始终觉得他不能成大事,没有坚定的信仰,怎么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
朝局进一步稳定,梁兴扬就开始思考如何进行北伐。
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做基础,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满足后勤。
李知节与田星灿一起做了分析,按照之前天津卫保卫战的消耗来看,如果清军的实力基本上如此,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集聚力量,这样才能有北伐成功的胜算。
另外还得考虑大顺军的影响,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现在不考虑,但河南近在咫尺,刘宗敏如今在河南一代活动。
还有,左良玉在武昌疯狂扩军,虽然他如今还遵守南明朝廷的号令,但不排除他有谋反的可能性,如果他从湖广顺着长江而下,南京城几乎无险可守。
河南不收复,湖广不控制,北伐不得安心,随时有被从背后捅刀子的可能性。
......
所以梁兴扬准备开始着手筹划解决这件事情。
当然,一切都要经济活动迈上正轨,财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
现有的财力基础上,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梁兴扬考虑了一下,首先要把情报网完善起来,情报先行肯定没问题。
跟万世佟商量了一番,派出了一些情报人员,扮成各类商贸队伍前去湖广跟河南。
河南那边主要是卖粮食给他们,湖广则是开饭庄、旅店,甚至是秦楼楚馆。
上次捣毁了松间堂,梁兴扬很有收获,东江百货商场开业时,松间堂主动联络派出了头牌李香君、董小宛到场表演,所以现在也在消除分歧后,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合作。
一切安排妥当,梁兴扬准备前往天津卫时,收到了一份信。
千叶武藏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