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左良玉率军进入河南和南直隶没多久就还上了侯恂借给他的银两,他在信里坦言,他就干了两件事:一是虚报军功,二是吃空饷。
虚报军功是因为李自成很配合,他的部队流动性很强,只要跟在后面,就相当于把李自成的部队赶走就算立功。
再加上马士英的策略就是北边围堵,东边驱赶,只要李自成的部队往西走,就完成既定任务,正好跟左良玉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捷报上经常是驱赶敌军,收复失地,这些都有当地文官的背书,毕竟他们也有坚守领土的义务。
吃空饷更简单了,打仗嘛自然是会死人的,本来就虚报了部队人数,领取了大量军饷。一打仗这些虚报的人数可以当做战损,还能领一笔抚恤金。回过头来,再虚报招募新兵,又可以再吃一笔军饷。
至于地方政府、乡绅奉献给大军的粮草犒赏、驻军安全费、大军离开时的开拔费,就是顺带的收益了。
当然,左良玉也详细介绍了这些附带费用。
他在关宁军的时候,没有拿过这些附带费用,因为关宁军是辽人守辽土,没有出征之类的情况,近几年都是采取守势,最大的收入就是军官吃空饷、其次是虚报军功。还有一个收入是配合文官在“漂没”里做文章,一般运送粮草和银两,路途上是有损耗的,但文官集团跟关宁军集团一起做假账,把损耗定地很高,然后七三分账,关宁军也能得个三成收入。
不过左良玉在中原作战,却没多少“漂没”收入,因为粮草供给是由南直隶总督、凤阳总督等人组织的,也有地方部队,轮不到他插手。
但是他有“军地友谊费”,也就是他的部队到哪里,哪里的地方衙门和乡绅要给他提供粮草犒赏,供应他大军的吃喝拉撒等后勤,这是第一块费用,毕竟大军存在很多的空额,地方是按照编制提供后勤,不会真有人跑去军营里点人数,这就是吃空饷的附带收益。
第二块就是纯粹交的保护费了,叫做“安全费”,毕竟这些部队是客军,是为本地提供安全保障的,需要提供费用是很正常的。其实给这个费用,是因为一般部队的军纪很差,花点钱买平安,防止这些兵痞们骚扰地方,吃点霸王餐都是小事,到时候打家劫舍、洗劫富户,甚至冲击衙门、杀良冒功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块则是离开一个地方的费用,叫做“开拔费”,这个跟“安全费”是差不多的,不过这是大军离开时本地的一番心意,其实就是最后礼送出境,花钱买平安,不用你出动军队去索取,主动给你,防止更大的破坏。
这么一算,虚报军功的费用快赶不上这些附带费用了,毕竟拿了人家的钱,不能再杀良冒功,没有人头就没办法计算战斗成果,兵部核军功的时候就没有说服力了,所以在一封信里,左良玉拜托侯恂帮忙疏通一下兵部,并随信附了一张5000两面额的“美联储”银票,当然这个银票已经被侯恂收起来了。
梁兴扬看得大怒,恨不得立刻把信件带走,揭发他们的罪证,却被田星灿劝住了,此时还不宜立刻捅破这层窗户纸,毕竟这牵扯到上上下下多少官员,而且朝廷现在无兵可派、无将可遣,还有用他们的时候。
这时候好萍儿低声喊他们过去,原来在老狐狸侯恂的书桌上还有他写了一半的信。
也是因为侯恂自以为保密,一个是因为无人能进他的书房,他这封信是带有密码的,这是一封写给李自成的信,上面有暗语,只有破译之后才能看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