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完梁兴扬呈上的报告,面无表情,对曹化淳道:“将梁爱卿所奏转给内阁,后面附的名单裁下来留着。”
曹化淳遵旨而去。
崇祯道:“没想到这些读书人总是要结党营私,难道不结社结党就不能为官了?朕实在是想不明白。”
梁兴扬道:“微臣以为,结社结党并非完全有害无益,有党有派,才能让皇上您圣心独裁。只不过党派倾轧,若只是消耗大量资源,争权夺利,则是大大不利。关键在于平衡,不在人,而在思想和制度。”
“哦,怎么个不在人,而在思想和制度?”崇祯很有兴趣问道。
“回禀皇上,凡是以人的自觉行事,往往不可靠。只有真正树立忠君思想,建立有效制度,才能做到忠君爱国,认真办事。”梁兴扬道。
“可是如今学子岂不是都学的忠君爱国之道?各种制度也已经非常完善。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呢?”崇祯比较疑惑。
梁兴扬道:“如今的学子,学的是孔孟之道,或者说主要学的是程朱理学。我朝以八股取士,只在朱子理学中考试,说是天子门生、忠君爱国,但他们均是以考官为座师,同一年的又称为同年,这是考场上结下的关系,再加上亲属关系、同乡关系、上下级关系,久而久之,皇帝高高在上,他们遥不可及,但这些关系触手可及,哪里还谈得上忠君为民呢?“
他缓了口气,又道:“皇上,正是有这些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才导致党争内耗,甚至影响皇权,影响江山社稷。若要减少党争内耗,就要以您亲自为校长,朝堂上才不会互相斗争。”
梁兴扬接着道:“我想,应该建立一个不同于国子监的学校,皇上您亲自担任院正,学习忠君爱国思想,组织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肯定能改进官员们的想法,改变朝堂内外的风气。”
“哦,梁爱卿的想法很不错,那你说说这个学校要怎么建立?”崇祯的兴趣大涨,没想到梁兴扬的想法这么好。
“皇上,这个学校,应该以皇上您的名义开办,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如果现在有一批学子,甚至一批新进进士,集中参加学习,学习忠君思想,亲眼看到艰难的民生,他们一定会有所触动。这些没有被现如今官场所侵蚀的学员,特别是优秀的学员将会带动风气的扭转。”
“爱卿所言可行,你去写个条陈,怎么建立学校,怎么建立党派,详细一点。”
“微臣遵旨。”
崇祯又想起来道:“不过学员授予的称号,要与东林党跟阉党有区别,要有个特别的称号,免得联想成东林和阉党的余孽。”
“皇上您的意思是?”
“学校的校名你有何想法?”崇祯提问道。
“微臣认为,这所学校以培养官员,树立他们忠君爱国思想,最终实现我大明复兴为本,不如叫做皇兴书院,取\u0027忠于皇帝、复兴大明\u0027之意。”
崇祯点点头道:“这个名字取得好,那优秀学员就授予\u0027皇兴会员\u0027的称号,朕要牵头建立\u0027皇兴会\u0027,要正常开展一些活动。复社人等,不得吸纳入皇兴会员。哼,还没做官,就开始拉帮结派,成何体统!”
梁兴扬连忙谢恩。
崇祯又道:“你就是朕的第一个皇兴会员了。你先想一想要做些什么,到时候禀报给朕。”
梁兴扬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