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路是黑白相间的,乍一看似乎是雪掩着许多枯木,细看才发现那些都是死人,之所以看起来像是枯木,是因为饿得只剩皮贴骨了。
原来人可以这么瘦,瘦得像一根根柴火。
谢清晏举目四望,心想在火把照不到的地方想必还有更多的尸体,她问道:“这里离幸相还有多远?”
“三四里地。”
谢清晏本想下马步行,却被侍卫拦住了。
侍卫说:“殿下,您是千金贵体,要是在这死人堆里走一遭,碰着污秽染了病怎么办?万万不可啊!”
谢清晏犹豫再三,还是骑着马,缓缓往前去。她往下看着马蹄,看着它踩过一具具枯骨,心情从愧疚,到悲凉,再到无奈。
往前走了一段,终于遇到了两个活人。
他们在死人堆中扒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不管脏不脏,有没有染疫病,直接往身上套。
也不知他们扒了多少死人的衣服,往身上套了多少层,看起来还是形销骨立,像是活着的骷髅骨头。
见到谢清晏一队人马后,他们连连下跪,口中模糊不清地喊着什么老爷好,官人好。
谢清晏听不懂方言,便让身边侍卫代为问话。
“你们可知道后面那些死人是怎么回事?”
难民说:“他们都是跑得太慢抢不过咱们,就只能冻死饿死了。”
“什么意思?”
“哎呀...就是往那边走有青天大老爷设的粥棚,”难民指着前面,“设了好长好长一串呐,还有火取暖...但是难民太多了挤不下,这些后来的就只能在外面受饿受冻等死啦!”
他们说着,脸上没半点同情,反而是一种洋洋得意和沾沾自喜。
谢清晏不语,缓缓行马向前去。
越往前,活人越多,也越来越拥挤。每一个避风棚下,都塞着数不清的难民,缩成一团在寒风中抱团取暖,没有动静没有声响,不知是死是活。
谢清晏令侍卫灭了火把,不想惊动难民,然而还是被眼尖的难民发现了。
他们先是像见鬼了一般,再是指指点点,醒来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个大胆的人扑倒在谢清晏马前,拦住了她的去路。
这具活着的枯骨发出来的声音十分沙哑刺耳,他用方言大声说了许多话,似有喜悦似有悲哀,当他抱住马腿时被马一脚踹开,他还想凑上前,却被侍卫们亮出的利刃吓跑了。
“收起来,不准对百姓用武。”谢清晏冷冷说。
“殿下,这...”侍卫为难道,“这些人饿疯了,什么事都能做出来,难保不会伤害您...如果我们没刀的话,我们的马甚至是我们自己...说不定都会...”
侍卫没有再往下说。
谢清晏扫视周围醒来的难民,他们干瘦的脸上布满了复杂的情绪,畏惧,贪婪,渴求,一个个都如同力竭的野兽,眼中闪着危险的冷光——如果不是侍卫手里有刀,恐怕这些难民早就一起扑上来,将他们的马..,甚至他们的人,分而食之。
“那个人刚刚说的什么?”谢清晏问。
侍卫想了想,回答道:“他问您要不要买孩子,他有三儿三女,男孩一两米,女孩半两米...价格还可再谈。”
谢清晏心中五味杂陈:“他们会易子而食吗?”
“很常见啦。”另一个侍卫说,“但是孩子不经吃啊...这年头大人身上都没二两肉,小孩子也全是骨头,一天一个也吃不饱啊。”
他刚说完,谢清晏就从路边看到了森森白骨,有大人的也有小孩的,她胃中一阵翻涌,幸好没吃晚饭,只吐了些苦水出来。
连年天灾又有战乱,原本富足的粮仓如水泄般空了。再加之官商勾结,粮价奇高,买粮赈灾无疑是杯水车薪。
她和幸世邈试过查抄米商,可前去抄家的兵前脚刚出发,米商后脚就举火自焚,将自己连同仓米一同烧成焦炭。
杀了这一个还有下一个,有什么办法呢?只要有利可图,总有数不尽的人会铤而走险,谋求暴利。
谢清晏望着天,脸上落下片片雪花,在她脸上融化,再冷到她心里。
有京卫拦住了他们,十分谨慎地打量了一番,才开口问道:“贵人,请问您是...”
“太子府。”侍卫掏出腰牌,“带我们去见幸相。”
京卫冲谢清晏行了个简单的礼,在前面引路:“这边来。”
众人下马,侍卫在前面为谢清晏开路,可她还是得从难民堆中挤过去,需得十分小心翼翼才能不踩到他们。
离近了看,更为惊心动魄——哪怕是在寒冬,大部分人仍然衣不蔽体,露出细得可怕的骨头,好像轻轻一踩,就能踩个粉碎。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萦绕在谢清晏鼻间,说不上是这些人身上的恶臭,还是肉体的腐烂,亦或是死亡的阴冷。
挤过漫长的难民堆,经过许多个烧粥的大炉,到了一座破破烂烂的庙前,跨过堵在门口睡着的难民,终于进到了破庙中。
这是一座很小的破庙,院内堆了厚厚一层雪。庙中燃着七八个火堆,每个火堆边都围着好几个京卫,他们挤在一床被子中取暖,境遇并不比难民好多少。
谢清晏继续跟着引路人往里面走,终于在庙后的小屋中,看到她的幸世邈。
小屋的窗户是破的,风卷着雪往屋里灌。他裹着一床被子睡在墙角,身前是快要熄灭的火堆。
他又瘦了。
他的衣服好脏。
他的头发好乱。
他的脸好苍白,沾着几道灰。
他最爱干净,最讲究仪表,骄傲得像鹰,却缩在这种破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夜。
“你们出去吧。”谢清晏对身后的人说,她语速很快声音很轻,压抑着哭腔。
当人走后,她才艰难地走到幸世邈身边,替他掩了掩被角,又蹑手蹑脚地动了动火堆,设法让它再燃一会。
身后的人醒了。
“你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