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美好生活

第189章 ,/.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又过了三年半,如今已经是贞观十六年。

如今大唐越发昌盛强大,百姓们的生活也是更加富足,无论是像长安城这样的都城,还是洛阳、太原、金陵这样的大城,还是各地的小小县城,百姓的生活都是十分幸福甜蜜。

可能只有那些比较偏远地区的村庄还比较困难穷苦,但是比起以前也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像汉代所谓的文景之治盛世时期,也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可是现在大唐任何一户人都能吃饱饭。

那些比较穷苦的人,也不过是不能经常大鱼大肉喝酒吃菜,但是每家每户粗粮都是吃不完的,细粮也能偶尔吃一顿。

像是以前一遇到灾荒年景就卖儿卖女,全家啃树皮吃观音土,饿殍遍地白骨皑皑,如今可是绝对不会出现了。

现在大唐的地方官员如果想要升迁,可不是像以前那样拍马屁送礼行贿就行了,吏部如果想要给他们升迁,可是有着一套渐渐成熟的标准。

首先就是本部官员所在州县绝对不允许饿死人冻死人,不但丰年如此,就是灾年也是一样。

不管是发生了干旱还是洪涝,不管是蝗灾还是冻灾,各地官员必须要及时做出应急预案,用常平仓或者义仓的粮食救助灾民,或者是解决百姓棉衣棉被。

一旦地方出现灾荒,而常平仓或者义仓无粮,粮食被贪污挪用,涉案官员面临的必然是全家终生劳役,三代不得为官。

毕竟现在大唐是最需要人口的,绝对不允许因为灾荒而饿死人,那样就肯定是地方官员有问题。

如今大唐可是有着好几条监察部门,并且各不统属,都是单独的情报消息网,从下往上直通皇宫。

比如御史台往各地外派的监察御史,比如百骑司外围的人员,比如不良人,比如丽景门。

再加上还有个爱管闲事的非常操心人口增长的莱国公,他的那些遍布天下的书院,很多城镇的作坊和商铺,最近几年越发壮大的清风楼。

如果想要贪污挪用,除非你能够把所有人拉下水同流合污,不然一旦消息传到长安,那么不但地方官员要倒霉,其他的负责监察却没有禀报的人也会倒霉。

但是那些官员即使想要拉人下水,也根本就可能知道所有的监察监督人员都是谁,特别是孟南柯的那些人,谁会想到他们会把各地的消息传到长安呢?

其次,除了不饿死人冻死人,不能让人知道你贪污了,还要对所在州县有贡献。

以前可能你只要不出错,哪怕是混日子,即使碌碌无为无能,熬到年限也会升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当官懒政不作为的,光会嘴炮做事无能的,别说是升官了,要么撤职,要么降职。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你只要在那个位置上,就需要为大唐为百姓做实事。

不是让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大事情也就只有造反了。

你只要能够让百姓过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也是政绩。

比如你能让百姓堆积出效果更好的农家肥,让粮食有所增产。

比如带领百姓修建水渠河沟,方便灌溉。

比如替百姓谋取更大的利益,帮助他们卖出去农副产品。

你只要踏踏实实做事了,也让百姓得到实在好处了,那你就等着升官吧。

其他的还有教育和刑案,只要能够让适龄儿童都去书院读书,没有遗漏,让大唐的下一代不再是文盲,教育就过关了。

这方面不要求你升学率,毕竟初级书院每个县每个乡镇都有,可是中级书院也就这两年才在各个州府建立一个。

每个能够考上中级书院读书的,那都是非常聪明非常天才的人,朝廷不会强求你任职的地方必须有多少人能考上的。

而刑案原本是各州县官员升迁非常重要的考核,但是只要你为官一心为民,百姓们生活的幸福甜蜜,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非要干坏事。

即使有个别人天生恶毒犯案了,作为地方官员要能够公正廉明的审判,朝廷也会认可你的能力。

老百姓不怕有人做坏事,只怕被冤屈。

执法者不公,是对官府公信力最大的损害,也是让百姓仇恨官府朝廷的源头。

历朝历代百姓们造反,不都是活不下去了吗?

所谓官逼民反,那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每个朝代官场糜烂,对百姓们无尽压榨欺负,让他们有冤无处申,没有活路了,逼不得已反抗。

为何不告官?

何不食肉糜?

所以现在大唐对于胆敢屈打成招,明知道是冤案却为了钱罔顾人命的那些官员,必然会严惩。

这是考核的重要的一方面。

所以现在的地方官员如果有心要升迁,必然会用心做事。

当然,朝廷也会对官员的生活方面做出考虑,推行高薪养廉。

如今大唐的俸禄很高了,今年刚刚又进行了一次调整。

就拿国内最多的,也是级别最低的县令来说,隋朝年间的一个县令每年禄米大概六百多石到八百石,按照当时的价格大概相当于五六百贯。

但是,以前的县令可是需要养着很多人的,比如幕僚、衙役、杂役,都需要县令自己出钱的。

近百人靠着县令自己出钱养活,那些衙役一个月才两三百文,但是人数那么多,也需要二十多贯。

幕僚和班头你总不能也只给两三百文吧?

这几个人每人一个月就算两三贯,加一起也要十来贯。

最后县令自己一个月能够有十多贯就不错了,每年大概能落下一百五十贯,养活一家人也就是比普通百姓稍微好点。

但是以前的官场,你总要迎来送往,上官那里不时的送送礼,免得被穿小鞋,那么点钱可就不够了。

然后就只能想办法捞钱,从百姓们身上下手。

那些衙役也会同样做,毕竟他们的钱更少得可怜,养活一家人都不够,他们有着一身狗皮,所以他们也会选择撕咬百姓。

从贞观四年大唐就在逐步修改政策,各种试行本出台,慢慢形成适合大唐的政策。

就比如,地方官员不再发放禄米,不再分配职田,俸禄全部折成钱财,半年发放一次。

按照今年刚调整后的标准,现在七品县令每年可得俸禄五百到七百贯,按下县、中县、上县不同标准发放。

一个月四五十贯,足以轻松养活几十个人了,最关键的,这是指县令自己的俸禄,如今的衙役也是由朝廷发工资,不用县令自己掏腰包。

大唐朝廷经过一番详细调查,按照每个县不同的情况,各个衙门里配备不同数量的衙役杂役,由朝廷统一发俸禄。

县衙门里三班衙役,仵作,马夫,更夫,禁卒,民壮,工资各不相等。

最少的一个月也有五六百文,和作坊里的工人差不多,不算很多,但是活轻松啊,又有官府背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牧场
诸天牧场
这是一本全是数字的书,它能解密世界万物。数字象征着一切,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归宿。这里你会找到圆周率最后一位数字。这里你会找到最新彩票中奖号码。这里你会找到神级文明存在过的证据。来吧,朋友,随我一起解密这场数字的游戏,征战诸天万界……
许纸
五代十国演义
五代十国演义
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相似的乱世,人物、故事非常相似,一是三国,一个是五代十国。似乎是三国原班人马,齐刷刷穿越到了五代,把三国故事重新演义了一次。这两段历史相似之处:一、持续时间差不多。三国,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共60年。五代,从朱温称帝,到北宋代周,共53年。二、论及前因后果,三国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灭吴,前后96年。五代从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前后104年。三、这两段乱世之前的朝代分别是汉、唐,都是古代
怀文书生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非系统+似爽非爽。在暗恋对象结婚宴上醉酒重生为中山靖王之后刘文的儿子,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刘备叔叔。从小猥琐发育十几年,亲爹祭天,法力无边。黄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放鱼的咸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秦朝,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突然,大殿上方出现炫彩夺目光芒。秦始皇一惊,嗖地一下从坐上站起,因速度太快,摆在他身边的青铜孔雀杯掉落,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秦始皇:什么?朕49岁就驾崩了?李世民:真不愧是暴秦。朱元璋:还是朕的百姓好。
云拂露
穿越印刷工,觉醒悟性增幅系统
穿越印刷工,觉醒悟性增幅系统
当印书就能增长悟性王索明便整日苟在印坊低调做工江湖却平白掀起波澜什么白衣秀士,什么索命阎王更当不得书法大家,何足道画中圣手官宦小姐抢着倒贴,江湖侠女深情难忘你说我家世卑贱,功名低微儒教大佬青眼有加,释家金刚邀我剃度,道门掌教唤我师兄六扇门皆为岳丈所辖,东厂赤衣尽是兄弟走狗江湖朝堂,任我横行!某日大内传来一声暴喝:皇帝老儿,焉敢禁毁书籍,大兴文狱!——————————王索明屹立巅峰,望京师神目如电书
逆刃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