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迁移人多地少的那些县乡百姓,再次迁移到四个刚并入大唐的那些地方,共迁移人口超过两百万,算是大唐第二次人口大迁移了。
另外又从劳役中分出来一部分人,在全国各地开荒耕地面积,以保障大唐的新出生的婴儿,以后有土地分配。
工商业也进行了整顿,按照不同的种类,收取不等的税收。
民生类型的工商业,每月交易额不超过一百贯的免税,不超过一千贯的收取百分之五,不超过一万贯的收取百分之八,一万贯以上收取百分之十。
属于奢侈品的,每月交易额一万贯以下收取百分之十,十万贯以下收取百分之十五,十万贯以上收取百分之二十。
矿业等大部分收为国有,少部分是私人的,也会按照每年的产量,收取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税。
另外根据孟南柯整理的一些资料,经过再三论证商议,最后朝廷又下达了其他的政令。
各地开始设立治安所,原来的县尉、郡尉从原本的官衙分离,成为大唐各地的治安官,专门负责追凶捕盗,剿灭土匪等各类重大的治安案件。
各地的折冲府开始合并,每州府保留一个,更改为新兵营,年满十八岁的身体健康男子,须在每年农闲去往新兵营训练两个月。
根据他们的训练成绩,在他们二十岁,达到要求的可以参加军队,成绩差的回家。
参军的那些,一部分去往各地大城市成为守军,一部分去往边境线,成为主战军队。
他们的服役期不再是一直到五十九岁才能退役,而是为期十五年,也就是到三十五岁。
除非是成为一定级别的军官,或者是非常优秀的军人,才可以继续留下来。
到时候估计还要比现在的军队更有战斗力,至少他们绝大多数是年轻力壮的人,比现在的快有一半是四五十岁的老兵要强一些。
如今大唐的国土面积大概有一千四百多万平方公里,拥有军队六十多万人,已经有些非常吃力了。
按照朝廷的计划,要在两年后,也就是贞观十二年,军队需要增加到一百万,到贞观十五年,增加到一百五十万。
其中长安城需要有十万大军保证都城安全,这包括天子禁军,太子六率,城卫军,其他各卫军。
原本的十道,每道一万到两万,保证各地的安全,估计需要十五六万军队。
内河水军大概三万,分布在各地江河湖泊,保障水路上的安全。
海军需要扩大到三支,东海舰队五万,新型战舰五十艘,其他辅助船只五十艘,快速小艇两百,主要是为征伐高丽半岛做准备,以后会负责东部海域的安全。
南海舰队暂时两万,新型战舰二十艘,辅助船只五十艘,快艇一百,巡航从大小琉球,一直到南洋,剿灭海盗,建造基地,并为以后吞并安南各地做准备。
西海舰队暂时一万,新型战舰二十艘,辅助船只五十艘,从孟南柯提供的航海图穿过马六甲海峡,去往西边探查,为大唐以后的西征做准备。
剩下的都是陆地上的边境军队,驻守在各地边境线,随时防备战争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