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逼迫下,城中守军坚持了三天,最终通通选择了投降。
对于这些降兵,武皇自然不会让他们回到发羌。
他们通通被分散派往了各地,用于修建城墙、驰道等工程。
敦煌城收复,这场战争也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一时间,当圣旨传遍世界各国时,大魏的声望也达到了顶点。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便有数十个国家来到帝都朝贡。
这繁盛的景象,让大魏人自豪不已。
驻扎在发羌,直到稳定了局势,陈贤这才收到了武皇让他回帝都的诏书。
伴君如伴虎,按理说陈贤在攻下樊邑后就能够离开发羌了。
毕竟治理发羌只需要派一名将领再派文官前来就可以了,但武皇却生生让陈贤在发羌待了两个月。
仿佛,武皇并不想在胜利的当口让陈贤出尽风头。
对于武皇的这个想法,陈贤自然是知道一点。
毕竟他的威望太高,是会威胁到皇权的。
所以他也淡然待在发羌,再没有做出什么轰动的事情。
顺着驰道,陈贤的马车在数百亲兵护卫下缓缓来到帝都附近。
驰道边到处是丝绸挂在树上,鲜艳的颜色,加上飘动的柔软,倒真给人一种繁盛到了极点的印象。
见状,陈贤摇了摇头。
这种景象,倒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位故人。
后世人们亲切称他为广神。
“陛下在什么地方?”
陈贤探出头去,询问着自己的亲卫。
陈贤人虽然不在帝都,但西厂可是时时刻刻都在收集着情报,其中就包括搜集武皇的行踪。
以西厂现在的实力,即使是武皇,行踪在都在西厂的掌控中,特别是陈贤被封为九千岁后。
“禀报九千岁,陛下自从回到帝都后就进了临仙宫。”
“近来陛下有什么异常吗?”
“并无明显异常,只是,陛下在这一月时间内进行了两次天下选秀,共纳妃嫔二百三十六人。”
“去临仙宫见陛下。”
陈贤一如既往地谨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返回帝都第一时间见武皇,就是表明自己的忠心。
这种小细节,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候发挥大作用。
“尊令。”
得到命令,一众人马接着在驰道上奔驰。
来到临仙宫外围,车马无数,而且陈贤发现,这些行人里面,不少人都是外国的生面孔。
打量着这些外国来的使臣,陈贤很快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生面孔。
这人正是倭国负责与大魏沟通的德川云凯,此外,他也是西厂在倭国安插的级别最高的内应。
见到陈贤看过来,德川云凯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仍然和往常一样跟周围的人说话。
这次大魏一国战胜两国,甚至强盛的蒙古帝国都折损了十几万军队,让大魏周边的小国恐惧不已,生怕惹大魏不高兴导致灭国。
所以他们纷纷遣使送礼,想要讨好大魏。
对此武皇来者不拒,毕竟这场战争对大魏消耗同样不小,大魏也需要时间缓口气。
就在陈贤等待时,一道窈窕身影从宫殿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