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照大明

第八十五章 留中不发

弘治皇帝展开一看,只见题本写道:“臣兵科给事中周旋谨奏:

臣闻,东宫太子不至奉天门观政已逾月余,乃因出宫之故。若此传言为实,实有违祖训。然臣愚以为,此应为谣言……

明日乃东宫千秋节,臣伏乞皇上颁下旨意,令文武百官于早朝后,同往文华殿向东宫太子行贺礼。如此,谣言便不攻自破……

伏乞圣裁。”

弘治皇帝脸上泛起一阵怒意,心中暗道,皇儿出宫的消息,到底是谁外传的?

他抬头望着萧敬,略为思索,已将手中的题本往萧敬递了过去:“萧敬,好好查一查,看宫里到底谁在乱嚼舌头?”

萧敬躬身应了声诺,伸出双手接过那份题本。

---

与此同时,文渊阁内。

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位阁老,均并没有“埋头苦干”,却同时围坐于狭窄厢房的一张桌子周围。

此刻他们三人的手里均端着一只杯子,那一丝丝的热气,正自杯口徐徐往上飘。

谢迁将手中杯子凑近嘴边,往杯里轻吹了吹,杯口的丝丝热气顿时散开,这才抿了一口杯中茶。

须臾,他望向刘健,说道:“首辅,明日便是东宫千秋节,皇上迟迟未下旨操办,到底有何用意?”

双手紧捂着杯子的刘健,听得却波澜不惊,缓缓道:“宾之,为人臣子,岂能随意揣测圣意?”

谢迁摇了摇头:“首辅,此言差矣。东宫千秋节迫在眉睫,若今日再不区处,明日又如何来得及?”

刘健道:“于乔,这七八日来,好几份提及东宫千秋节的奏疏,呈递至武英殿后,皇上均留中不发。此事,你亦知。”

谢迁脸露不解:“首辅,往年,皇上对东宫千秋节可是隆而重之,早早已颁下旨意让礼部提前筹备。今年为何会如此?”

刘健没有回应,缓缓将手中之杯凑近嘴边,抿了口茶水。

李东阳却道:“谢阁老,你亦说是往年。如今不同矣。”

“此话怎讲?”谢迁道。

“提及东宫的不少奏疏,皇上均留中不发。”李东阳再道。

谢迁略一沉吟,又道:“首辅,李阁老,这两日奏请在东宫千秋节时,于文华殿向东宫太子行贺礼的题本,共有一百三十余份,今早已送至武英殿。莫非皇上仍会视而不见?”

刘健和李东阳对视了一眼,均没有回应谢迁之问。

谢迁又道:“这么多的题本,若皇上继续留中不发,便能堵得住文武百官的悠悠众口么?皇上总要顺一顺众臣之意吧?

李东阳轻笑一声:“谢阁老,你莫非忘了数日前?”

“数日前?”谢迁皱了皱眉头。

李东阳颌首:“谢阁老,你可还记得,皇上如何区处内阁呈送的惩处保国公等人的章程?”

谢迁听得愕然。

李东阳又道:“若说皇上会顺应众臣之意,也不见得。保国公等人的惩处章程便是例证。”

在谢迁的思索中,李东阳继续道:“起初,皇上连续二次均以惩处太轻为由,将章程发回,让我三人重拟。”

谢迁点了点头,刘健却又抿了一口杯中茶。

李东阳再道:“但若说皇上完全不顺应臣子之意,似也不妥当。”

谢迁和刘健仿似知他要说甚么,竟同时轻叹了一声。

“经与英国公、戴总宪商议,我三人重拟了惩处章程。本想皇上宽怀仁厚,能对保国公等人从轻发落。谁料,皇上竟依照惩处章程,几乎只字不改便颁下了圣旨,对保国公等人夺爵削职。”李东阳一阵无奈。

刘健苦笑起来:“宾之,于乔,圣心难测哪。”

谢迁轻吁了口气:“说起保国人等人的惩处,如今英国公和戴总宪每每见得还埋怨一通呢。”

李东阳无奈地笑了笑:“谢阁老,英国公与戴总宪又怎会埋怨你,要埋怨也只是在埋怨不才。”

刘健插话道:“保国公之爵位被夺,元瑞和德润亦被削职,皆属无可挽回之事,再提亦无益。宾之、于乔,皇上已恩准,元瑞和德润下月初便要离京,致仕返乡……”

刘健此言一出,这间狭窄的厢房顿时沉寂起来。

过得好久,谢迁又道:“首辅,李阁老,明日便是东宫千秋节,皇上总不能拖着吧?若皇上再次留中不发,那岂不是说那传言是真的,东宫如今并不在宫中?”

李东阳却应道:“谢阁老,此等传言有多少可信之处?东宫才十岁之龄,为何要出宫?况且,如若东宫不在宫中,皇上为何能如此平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被李二赶出皇宫
大唐:开局被李二赶出皇宫
又名《大唐:我一句祝福,突厥举国瓦解》《大唐毒奶,我将突厥奶灭国》穿越唐朝成为六皇子李愔,被施加‘因果反转’诅咒。只要当众坚定不移说出来的事,结果就会反转,听众越多效果越强。李愔为救皇后性命,干脆大骂李二反出皇宫。半年后,李世民得知诅咒后幡然醒悟,命人召李愔回宫。陛下,晚了,六皇子手掌大唐命脉!以一人之力吞并六大门阀,现富可敌国,无人敢忤逆!李世民:……?
尽焚
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
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
上一世,三国曹魏的第四代皇帝曹髦(máo)被专权的司马昭麾下二愣子成济所弑,时年19岁。这一世,曹髦要好好的虐虐司马昭。他说:“昭兄,朕长大了。”司马昭卑躬屈膝地回话:“微臣即刻在全国选美为皇上立妃。”曹髦要给司马昭颁发老戏骨奖,司马昭又恭谦地说:“谢主隆恩!微臣不配。还是把奖项颁给我叔父司马孚吧!”
石剑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大明:开局设立大明诸帝排行榜
穿越大明朝,成为老朱第五子朱橚,获得了终极排行榜系统,开局打造大明诸帝的排行榜。“排行榜排名第十六位,大明战神-朱祁镇,纵观朱祁镇一生,年少时庸弱,执政后自大无能,其轻信宦官,御驾亲征被俘,卖国求生,叫门天子实至名归,实乃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差的帝王”朱棣:我没有这么垃圾的后代。朱允炆:五叔,你为何不帮我。刘伯温:大明皇帝多奇葩啊。老朱:怎么每一榜单,咱都能见到老五身影?
作家c8HaIe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
酒醉猝死,穿越成进京“赶考”失败、重伤而亡的闯王李自成,逆天改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最意难平的一次,聚焦于清顺治二年(大顺永昌二年,1645),李自成未亡于弩铳偷袭之下,重整旗鼓,挽狂澜于既倒,再造河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偷看了剧本的穿越者微微扇动翅膀,将会卷起怎样的风暴?“当如秦始皇别创一格,终前此两千年之局,发后此两千年之端,跳出
蚂蚁神威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我本世间逍遥客,奈何生在帝王家。正德十六年,朱烨跨时空而来,只想安稳在豹房当个昏君。但天从不遂人意,降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无系统加持,又无政治经验,对历史了解不多,身为后世打工人的他,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带领着大明走向盛世。
漠中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