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举动一起出现,因为小姑子离婚出现的那点不满立刻烟消云散。
说起那张票:“哎,娘,咱家啥时候去买自行车啊?”
唐大嫂心想,等有了自行车,回头回娘家的时候就能让男人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和孩子回去了,这可是天大的面子。
唐二嫂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一脸期盼的看着杨枣花:“对啊娘,咱家啥时候买自行车哦?听说这个票都是有期限的。”
唐大哥和唐二哥也很期待:“娘,咱啥时候去买车啊?”
他们两个没想那么远,就想着骑车出去的时候别人羡慕的惊呼了。
杨枣花有点纠结:“可一辆车一百多呢。”
唐诗语从屋里探出头大声道:“你以前也有一百多啊,你想买自行车你有票吗?”
“现在有票了你还等啥?”
“再说了,就算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到呢,你还心疼那一百多块钱。”
“你要是再说,那就把票给我,我去买,等回头我找到对象结婚了,这车就给我当陪嫁。”
杨枣花瞪了她一眼:“哪儿哪儿都有你,赶紧做你的饭吧。”
杨枣花当然不是心疼一辆自行车的陪嫁。
唐诗语再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现在买了自行车再怎么精心保管,等到她结婚的时候也不是新的了。
哪有结婚陪嫁陪送旧自行车的?
同时她也下定了觉醒:“那咱就去买车。”
“老三朋友多,三儿啊,回头我把钱和票给你,你去县城里看看,也请你朋友帮忙留意一下,要是有的话,咱就买了。”
至于自行车的品牌什么的,完全不需要担心,有什么买什么就行。
这时候的产品质量都杠杠的,属于骑上十来年只要不倒霉扎到钉子,人家轮胎都不带破的那种。
有的人家一辆二八大杠能起三四十年呢。
唐诗语家小时候在农村,就记得很清楚。
他们村有个男的,总是骑着一辆满身黄锈没有铃铛前后轮刮泥板没了链条的挡泥板也没了的破自行车带着媳妇儿上下班。
那车子,年龄少说得有二十多年快三十年,真就除了铃铛不响全身都响,照样不影响使用。
杨枣花让唐三去买车,还有一个想法:“你让你那些朋友留意一下,看谁还有自行车票,等回头用那张电视机的票换。”
唐三惊讶:“咱不要电视机啊?”
杨枣花瞪他:“你自己发电开电视机啊?”
他们村还没通电呢,有点事儿都要大队长自己拎着个大喇叭到处吼,还买电视机。
买电视机回来干放着等放坏吗?
收音机就不一样了,收音机用电池的,买电池就可以了。
唐三嘿嘿嘿,他忘了这一点:“换自行车票干啥?咱不是有一张了?”
他不贪心,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就很高兴了。
杨枣花叹气:“你妹子懂事孝顺,给咱自行车票收音机票,咱总不能光那你妹妹的好处吧?”
“你把电视机票换了自行车票,等你妹再找到对象结婚的时候,咱就陪送一辆自行车,又实惠又有面子,不比什么强?”
唐三听的连连点头:“娘,你想的真周到。”
杨枣花轻哼了一声,正想说要不怎么我是你娘呢,唐诗语在厨房大吼了起来:
“泥鳅豆腐煎蛋汤好了,快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