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拜把子兄弟,跟《水浒传》里的拜把子兄弟不是一回事。
这边的拜把子兄弟跟结干亲的意思差不多。
有的是因为孩子小时候体弱多病,就认个干娘干爹。
有的是孩子的父母关系好,就让家里的孩子也认个干娘干爹多几个干兄妹。
有的是孩子小时候关系好,家里的父母关系也不错,就让孩子们结成干兄妹。
虽然看着差不多,其实每种关系的侧重点都不一样
像第三种,就只是孩子之间结义,孩子的父母不会有什么关系的。
宋辞岩和唐玉山就是第三种。
宋辞岩小时候还没展现疯批属性,两个小孩一起偷东西吃一起撒尿和泥一起在别的大孩子的指挥下在别人在野外蹲坑的时候用石子砸人家吓唬人家。
他俩结干亲的时候唐诗语还小,还是长大后才听说的。
好像是唐玉山嘴馋顽皮,去小河里抓鱼,结果失足落水。
当时恰逢雨季,河里的水很大。
宋辞岩在附近薅猪草,听到唐玉山的呼救,用树枝把人救了上来。
唐玉山那时候只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后面的两个弟弟还没出生,可谓是传宗接代的唯一根苗。
唐家一家子吓坏了。
不光唐玉山的父母,他的爷爷奶奶,两个结了婚但只各生了一个女孩的叔叔,还没出嫁的姑姑,一家子几乎是倾尽所有的置办谢礼感谢宋辞岩拯救了他们家的独苗。
唐玉山的父母提出让两个孩子结拜成兄弟,他的爷奶也赞成。
正好两家关系还不错,两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就这样成了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可能是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两个人关系越来越好。
后来宋辞岩因为自家弟弟开始发疯的时候,宋辞岩打人,唐玉山就在边上下黑脚。
很多孩子结了干亲,等到成年后哪怕还惦记着这层关系,因为各种原因,也会慢慢的疏远。
宋辞岩和唐玉山却没有。
一直到宋辞岩去当兵的时候,他们的关系还好的和亲兄弟一样。
宋辞岩后来回来结婚,唐玉山那时候已经结婚,更是前前后后的帮忙,比宋辞岩的亲哥哥还勤快。
宋辞岩结婚当天收到电报需要回部队,就拜托唐玉山帮忙照顾一下新媳妇儿。
他连自己亲兄弟都没拜托,而是拜托了唐玉山这个义兄弟,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
可谁知道,唐玉山照顾着照顾着,竟然和照顾对象,好兄弟的媳妇儿滚上了床。
不仅如此,他们还生了娃。
唐诗语过了好久才消化完这些消息,很快发现了不对:“二大娘,这不对啊,不是说唐玉山和姜萍萍去领证了?可是唐玉山不是结婚了吗?他也跟他媳妇儿离婚了?”
以前还会摆酒席,现在酒席也不摆了。
谁家孩子要结婚,选个日子通知大家,再准备点花生瓜子糖果什么的,一堆人凑到一起热闹下,年轻人再对着毛主席画像宣个誓,婚礼就算完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