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高考恢复以后,不管城里或乡下做小买卖的人慢慢增多了。
现在街上,集市上到处都有小贩的身影。
就算是一些胆小的人,也会偷偷摸摸地做一点小买卖。
城郊村庄前,一条铺着小石子的弯曲小路穿过农田与灌木丛,两傍绿荫连绵成片,在炎热的七月里,倒是一个消暑的好去处。
小路难行,陈竞下了自行车一边解释道:“这里有一个家原来是厨子世家。”
“不过听说有十几年没干了,今年不知听谁哄了,也在家中开了小馆子,只接待一些老食客。”
“听说那老头子做菜一流,以前我来过一回,当真不错。”
纪夏左右张望一番,蓦然看到灌木丛后挂了几颗紫红色的小果子,不禁眼睛一亮。
“鸡捻子?”
小心走了进去,在一丛茂密的灌木后找到了一棵野鸡捻株,摘了一把熟透变成紫黑色的野果。
“难得有几颗熟透了没摘掉,今天运气不错。”
纪夏捏着一颗鸡捻子,掐掉头上薄薄一层与中间细小白芯,轻轻一捏,红得发黑的果肉便挤了出来。
“这熟透的挺甜的,好久没摘过了。”
纪夏说着给陈竞尝了两颗:“怎么样?”
“甜,好吃。”
陈竞说着盯着她嫣红的樱唇咽了咽口水,红唇抹上紫红色汁水,水润透亮,红得发紫,看起来十分诱人。
幽深眸光盯着她嘴唇半晌,他别开了眼睛:“快走吧,下午我跟他们订好了时间的。”
“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两三个月前,我请纺织厂的老刘吃饭,他们带我来这里的,就在村尾溪边。”
顺着小路向左转了几个弯,他们看到溪水尽头用渔网与竹子围起了几十平方的水塘,里面放养了几十只鹅和鸭,白的黑的灰的都有。
而溪边不远,有一个用泥坯与红砖砌成的老房子,有五六间房,呈锄头形,然后用篱笆围起一个小院子,篱笆上还攀爬上了不少瓜果与野花。
而房子背后开垦了一片地,里面种上了各种蔬菜与几棵果树。
纪夏看到这小院子与水塘,不禁欢喜了三分。
她数了数水塘里黑鹅与鸭的数量:“养了多少只,现在可以随便养了?”
“不仅养鸡鸭鹅随便养,现在不少大队还开始分田了呢!”
纪夏不禁惊讶:“分田?”
她回想一下,忽然想起了,上辈子听说在七八年底,皖省那边已经有大队私下分田包产到户,然后次年丰收,八零年开始,国家出台政策,全国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
现在已经七九年,同在南方,分田的事情传开也不奇怪。
这几个月她一直忙着复习,做着北上的准备,这般大事都没想起。
“爸妈前段时间还说进城送我参加高考呢,现在都不来了,是不是忙着这个了?”
“没事,爸妈没空来,不是有我吗?爹和爸他们忙着呢,天天开会,丈量土地,估计秋收后可能会开始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