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向军点了点头,与亲爹坐在一边聊着:“打了电话,还发了电报,小妹过了初试,还有半个月要复试,陈竞想看看那边市场,如果可以的话,下半年也在那边发展发展。”
按纪向军所想的,京城的市场能有什么问题?
京城是一国之都,消费能力绝对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地方。
现在还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物资跟不上百姓的生活需求,只要找准方向,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最关心的是,小妹七月高考保证能考上不?考不上什么都是白搭。
纪支书知道三人的生意,闻言担忧地摇了摇头:“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这是容易办到的事情?”
“担心什么?陈竞这小子还是有点能耐的,各种工业票我给他准备了不少,现在就看小妹了。”
纪向军不以为然,又小声问道:“爹,那个林浩东咋回事?”
“得罪人了,还能咋回事。”
纪支书嗤笑几声,半晌才淡笑摇头:“吃了一个大亏,这回也学精了,进城农机厂考个试,还勾搭上粮站站长的女儿,总算弄到一份工作。”
出去上班也好,上班后最好把林婆子接出去,大队少了这母子俩,也能少些污烟瘴气。
他沉吟半晌:“陈竞有没说在哪边怎么发展?又在那边办作坊?”
纪向军摇了摇头:“也没那么急,他只是让我托运几百件春装到京城,市场试下水。”
……
陈竞一连找汪元等人帮忙干活叫了两三回,见这群小混混也不是那种混日子的人,便给纪向军发了电报。
纪向军回到公社,先清点了库存,把百货大楼与宋老大的订单交了,余下的六七百库存便全都打包装车,直走长途托运到京城,然后给陈竞发去了电报。
三四天后,收到电报的陈竞带着一群小弟来到城郊长途运输公司仓库。
送货的司机是纪向军的老战友,与陈竞也是老相识了,看到陈竞,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
“还以为找你有点麻烦呢!”
他把送货单交给陈竞,陈竞识趣地递上了两包烟:“志哥大老远送过来,小弟怎可能这般不识趣?”
凭着送货单付了运费,把十几个箱子从大货车上卸下,汪元一脸吃惊地问道:“陈哥,这是干什么?”
“能赚钱的好东西,你们不是想见识一下哥哥我赚钱的本能?”
几个小弟一听,顿时兴奋得嗷嗷叫,不用陈竞安排,飞快地把十五个箱子抬起了小货车的车厢上。
十几箱货送回了四合院,。
四合院还没完全修辑好,但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后院已经修辑好了几个房间。
早在买下四合院的时候,陈竞与纪夏两人商量后,已经做好把四合院暂时做小作坊的打 算。
他们在这待上几年,两个人也住不了几百平方,二十多个房间。
而私营与个体户也要到八零年开始才合法,所以,一开始不合法的时候,这个大院子规划出仓库,车间,办公室与宿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