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了,谢谢你救了我的女儿。”
林浩东心中暗喜,却满脸歉意地摇头:“不用谢,这是应该的,只是一番好意,还是小同志受了伤,我心里内疚得很。”
余站长摇了摇头:“这怎么怪得了你?不必多心,对了,你是哪里人?在城里上班?”
“没有,虽然我有这个想法,只是——”
林浩东故作为难无奈之色 :“今天进城参加农机厂的招工考试的,但能不能考上,实在不敢说。”
余站长顿时明白,问清楚他的姓名来历,听说是南山大队林浩东,也只是觉得这名字有点熟悉。
林浩东被开除了回来,南山大队人尽皆知,但公社上的人,却没有怎么传开来。
余站长怎么想得到,眼前的青年男人居然是去年的大学生,被学校开除的林浩东呢?
凭着救命之恩,林浩东终于与余站长,余琼玉攀上了关系,成了余琼玉的救命恩人。
余站长打听了女儿的情况,知道无碍后,也放下了心。
想到林浩东的恩情,次日便寻上农机厂的妹夫,让他打听一下林浩东考试的情况,让他帮个忙。
其实,这一回农机厂招收十二个人,从办公室到车间, 职位不等。
不过内定的也只有六七个,还是有几个名额招普通的百姓,林浩东文化底子本来比一般人高,这一考,就考上了。
听说林浩东本来就在名单上,余站长顿时放下了心。
不用花啥人情,还能让人承了他的情,余站长对此很满意。
林浩东得余站长暗示,会有他的名额,让他放心,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总算,他也有机会进城当工人,不用在乡下跟着村民天天下田了。
几声隐隐的春雷,春雨如丝如烟雾,给大地披上一件飘渺的纱衣。
纪向军带着同伴,开着一辆小货车回到三生小作坊,把作坊的七百多件春装的存货全都装上车,托运送往京城,这才开着小货车,把从江南带回的特产带回家。
回家的路上,他意外地看到了林浩东骑着自行车的身影。
纪向军不禁心中惊讶,林浩东怎么在老家?他不去上大学吗?
带着疑惑不解,纪向军开车回到了大队。
大队社员正扛着锄头,戴着草帽回家,听到小货车的鸣笛声,顿时兴奋起来。
一群小孩子激动地围了过来,嘻嘻哈哈地叫着笑着。
纪向军大方地跟村民打着招呼,把小货车停在纪家院子的山脚下。
纪志军刚好回到纪家,看到纪向军,不禁露出了笑容。
伸手接过纪向军递出的两个大袋子,纪志军笑道:“老二,你终于回来了?你媳妇不回?”
“那边厂里忙着呢,她哪有空回来?”
纪向军说着,忽然狐疑地低语道:“大哥,回家的路上怎么看到林浩东?他不用去学校上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