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的这篇《高思诚咏白堂记》,列举了仰慕别人者的种种表现及其合理性,然而,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等而下之的安排:首先是人格品行,其次是技艺所长,再次是服饰仪度,复次是名姓之类。性情德行,自然是内美;技艺所长,能为社会作贡献;服饰仪度,也可看出其为人或淳朴或潇洒的风神;而为仰慕名人而改名更姓,则不免有点“爱屋及乌”了。
作者笔下的高思诚敬仰的是唐代的白居易(字乐天),他把自己的读书处修葺一新,题为“咏白”,也就是说他最爱讽诵研习的是白居易的诗。他说自己不仅爱白居易的诗,同时还深慕白居易的为人。很明显,他为自己的这种选择而得意。
对朋友之所为,王若虚却大不以为然,于是,结合对白居易和高思诚的认识,发表了一番切中肯綮、鞭辟入里的见解。
王若虚首先肯定了高思诚所选择的榜样是好的,同时指出了关键的一点,就是树立了榜样便要努力去学,学了还要像才行。这就指出了大多数有趋名人癖的人“挂羊头卖狗肉”的通病。接着,作者指出了高思诚与白居易的差异和差距。白乐天的为人,已经到了不为荣喜、不为穷忧而达理任命的境界,参透了人世的一切荣辱变故而归于自然自在;白居易的诗,与他的为人境界浑融不隔,坦白平易,以自然之笔写自然之趣,仿佛天成一般,绝不矫揉造作以刺激一般人的感官,讨好庸俗的趣味。而高思诚呢?其为人,十分注重得失,整日思虑着如何升官发财;其诗作雕镌粉饰,反映出其心境的紊乱,毫无自然任达的气派。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已经把问题说透了,不管是为人还是作诗,高思诚与白居易都相差得太远太远了,简直连白居易的皮毛都未学到。从作者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作者强调的是为人的自得、自在、自然,只有当一个人把握着自己,放旷通达,知天任命,不以物喜,不以己忧,才能无往而不得大自在,才能摒弃杂念而自然为人,才能抛却做作而自然为诗。
然而,文章并没有就此打住。年轻的高思诚并非不可造就之材,况且他正是“少年豪迈,如川之方增”,而且对德行诗篇超卓的先贤仰慕不已、有心效法呢!少年意气,本就有一种豪迈任放、不受拘羁的自然气派。作者指出,只要逐步增进才学,修养身心,悟透人世之变,就有希望达到更高的自然境界,有可能得白乐天为人做诗的真谛。
名人风范,自然可以为后人所崇仰,要达到同样的境地,却要修炼自身。如果只是于壁上悬挂着名人的诗句,只是服饰仪度与之仿佛,只是借名人的风采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则不仅会徒劳无获,更要贻笑大方了。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坦诚直露,在关系到为人处世的重大问题上,作者没有丝毫的虚假客套。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高思诚的弊病,在说明问题、阐述观点时,也不“王顾左右而言他”,在“文”上兜圈子,而是既准又狠地猛攻高思诚的要害。就是在这样直白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憎恶虚伪、嘲讽做作、真心敬慕先贤的炽烈情感,也明显可领会到他真正关心年轻人的良苦用心。
王若虚自己说过:“哀乐之真,发乎情性,此诗之正理也。”(《滹南遗老集·诗话》)又说:“文章唯求真而已”(《滹南遗老集·文辨》)。可见他十分注重诗文的“真”。这篇《高思诚咏白堂记》,可说是实践了他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