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冲想要开口反驳,但即便是他号称贞观王献之,这会儿也没法反驳李佑的话。
说不出为什么,他莫名觉得,自己这个表弟,大唐的皇子,七岁的半大孩子,真不像人。
哪有七岁的孩子能说出来如此深沉的话语?
长孙冲发愣的时候,门外脚步急匆匆传来。
李恪兴冲冲出现,看到李佑正在吃豆腐脑,当即兴奋了起来。
“李佑弟弟,你怎么知道我还没有吃饭。”
“表哥也在啊,一起吃……”
李佑朝着一旁挥挥手:“老陈,早餐弄丰富点。”
不多时,菜盒子,肉盒子,水煎包,油条油饼豆腐脑,甚至胡椒粉那么昂贵,做成的胡辣汤也上来了。
呼哧呼哧……
大冷的天,一口汤下肚,瞬间热气顺着浑身上下的经脉流淌,不多时额头上就有了汗珠。
李恪发出一阵舒爽的声音,随后神秘兮兮说道:“李佑弟弟,表哥,我发现了新的商机。”
李恪吸溜了一口胡辣汤,发出一声舒服的声音。
“昨晚上我去给母妃送吃的,发现父皇也去了。”
“于是,我就在外面偷听,嘿嘿……父皇说要笼络人才,要广开民智啥的……”
长孙冲一听到可以赚钱,哪里还管是什么,当即追问道:“后来呢?”
“后来……后来就是一些听不懂的话了,什么轻点,什么别急,什么注意身体……”
李佑眉毛一挑,如果不是知道李恪是李世民亲生儿子,他会以为这家伙来自倭国呢。
年纪轻轻,就敢在外面偷听了。
长大了那不得……
李家人果然有点东西。
“开启民智?”
“笼络人才?”
李佑连续两次反问,直接把李恪给整的心虚了。
“李佑弟弟,怎么,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门道不成?”
李佑摆摆手:“那倒没有,皇兄,你这个消息很有价值。”
后面的话,李佑没有继续再说。
李世民这是要对世家动手啊。
历史上重用马周的桥段,差不多就发生在灭掉东突厥之后,贞观盛世有征兆的时候。
这时候的李世民意气风发,天下尽在掌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皇权浩荡,平定四海,还要被你们豪门世家拿刀架着?
当皇帝还要看人脸色?
李恪讲述李世民的话的时候,李佑立马意识到,李世民准备提前了。
究其原因,李世民现在有决战突厥的资本了。
别看马蹄铁简单,要知道比起马蹄铁那些花销,军马的支出和养护才是大头。
军马不用更换,损耗瞬间减少,骑兵这种打突厥必不可少的兵种岂不是要爆了,不出半年,可能就成型了。
光这一点,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再加上前隋朝的粮食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隋朝储存的粮食,简直就是李世民的大救星,从武德年间一直消耗到如今,依旧没有彻底消耗干净。
哪怕遇到天灾,依旧可以平稳度过,可见当年之富硕。
如果,再加上朝堂之中,各路武将早就摩拳擦掌,想要一雪前耻呢?
打完突厥,接下来就是世家豪门,李世民提前布局,也不过分。
只不过,这一切在李佑眼中,有些小儿科了。
突厥?那么多为了一口饭就敢拼命的人,是最好的挖煤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