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彦问道:“见过那百户长和谁接触吗?”
甲叁摇摇头说道:“咱们盯梢的时间太短,暂时没看到他和谁接触。”
李承彦对李管家吩咐道:“李叔,给金三爷去个信,让他出面,让赌坊那边,无论如何,一天之内将那百户长的钱赢光了,若能成事,与李家的人情一笔勾销。”
三天后,输光了银钱的百户长找到了巫管家,一脸谄媚道:“巫管家,我这也是没法子,前天手气太差了,不仅把银子都输光了,还欠赌坊一大笔银子,袁同知大人有大量,应该不会怪我吧。”
巫管家一脸和蔼道:“怎么会怪呢,你为大人出生入死,得这么些银子是应当的。只不过大人也说了,你还是得找个媳妇管你才是正经,每天不是赌坊就是青楼,不是长远之计。”
百户长连连点头,眼神却只往巫管家的手上瞧,巫管家将话说完后,把手上的银票往他手里一塞,就打发他走了。
百户长点头哈腰得退下后,巫管家回袁绍鹏面前复命。
袁绍鹏冷冷道:“打发走了?”
巫管家知道袁绍鹏有些生气,不敢多说什么,只回答道:“是的。”
袁绍鹏又问:“人都安排好了。”
巫管家回道:“是的,保准干干净净,没有后患。”
袁绍鹏挥手让他退下了,敢威胁他,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另一边,李承彦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两眼迸发出的仇恨光芒几乎要将一旁的李管家灼伤,只听他嘴里重复着:“果然是他,果然是他……”
李管家也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不过他还是先冷静了下来,问道:“少爷,咱们要不要救下那百户长,他可以作为人证。”
李承彦按捺住自己此刻就想将袁绍鹏拆吃入腹的冲动,回答道:“不用,我们出手的话会打草惊蛇,除了那百户长,还有一百来号人呢,不愁没有人证,如今更重要的是拿到之前大哥已经到手的账册,若我是袁绍鹏,肯定是将账册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放心,所以,还是得打入袁府。”
李管家也觉着少爷说得有理,只是他们厚礼送了,美人也送了,那袁绍鹏还是一副若即若离的样子,要想取得他的信任,太难了。
不过,很快,机会就送上门来了。
原来,李承彦受了皇差巡视西北,是过来接管清丈土地一事的,眼下他人都到了好些天了,也就刚到的时候和他们见过一面,之后便再也没有动作了。那些官员按捺不住了,直接上门“逼宫”问李承彦要接下来的章程。
此刻,几名从各部抽调下西北巡视的官员正坐着李宅书房,为首的是兵部郎中史大人。
“小李大人,西北一带的卫所咱们基本都跑过一遍了,田地也清丈完了,顶多就是隐瞒了几十顷地,说是新开垦还未上报都不为过。如今因为大李大人身陨,停在这汉中府已经好久了,咱们就是想问你要个章程,这差事接下来要怎么做?”
李承彦一脸不在意道:“不是说查出隐瞒了几十顷地了吗?照实上报就行了,这还用我教吗?”
“可是大李大人……”史郎中不甘心得想要再说什么。
“什么大李大人,小李大人,现在只有一个李大人了。你若查出什么,就报,查不出什么,就不要捕风抓影,朝廷给你们发俸禄,不是让你们揪着袁同知这种好官不放的,有那功夫,还不如赶紧写了报告后回京城,这西北的风沙你们还吃不够吗?”
在场的官员见李承彦发火了,制止了史郎中继续呛声,没有得到什么答案便灰溜溜得走了。
一行人回到了知府前院,关起门来大声叱骂李承彦,史郎中骂得最凶,他深受李承基信任,这个差事也是李承基帮忙开口才有他的份,没想到看似可以简单镀金的功劳,底下却藏着那么大的凶险,李承基把命都折进去了。
原本以为派来的李承彦是李承基的弟弟,应该是能做事的,结果竟然是酒囊饭袋,这阵子压抑的怒火一下子爆发了出来,连“说不定李承基就是被他弟弟害死的”这种话都说了出口。
屋外的管家听到这里,轻手轻脚得离开了,将几人的话汇报给了郑知府。
郑知府听罢,原本微微皱着的眉头有所纾解,有了李承彦这个纨绔入汉中府,倒是意外之喜,西北安全了。想到这里,郑知府去了一趟同知府,将自己的收获的消息分享给袁绍鹏。
袁绍鹏对郑知府的消息倒没有怀疑,虽然郑知府上任不久,但知情识趣,和他合作得很愉快,两人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再加上李承彦这几天时不时送礼和送美人,也没见他私下打探什么,袁绍鹏对于李承彦,倒真的以为他是同道之人了,李承彦开始登堂入室同知府,一群人,灯红酒绿,夜夜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