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开局突突早坂爱!

第69章 帝具?

(上一章和上上章的图片修改了一次,不喜欢的可以当不存在~。)

“啊...啊?”

张了两下嘴,艾斯德斯被安薛的话堵住了嘴,啥也说不出来。

“走路的时候小心点,摔坏了可不好~”

摇了摇头,没有多管眼前脸色不正常的少女。

安薛继续走在街上,寻找着铁匠铺。

——————

‘在帝都没见过他啊...是从外面来的吗...’

艾斯德斯摸了摸发红的俏脸,深深的看了一眼离开的安薛。

他逃不了!她一定会得到他的!

将干掉明日奈的想法搁置,将目标转向安薛。

——————

街上的安薛晃晃悠悠的走着。

左看看右看看,终于在天黑之前找到了一个铁匠铺。

“老板~还在么?”

进屋就感受到了一股热气,安薛眯了眯眼睛往里面望了一眼。

有一个高两米一身腱子肉,拿着铁锤的铁匠在敲铁。

嗯?

匠人瞥了一眼安薛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指了指旁边的凳子,让他等着。

半个小时后——

打铁的步骤终于停下,一个形样偏长的铁棍似的东西被插入水中。

铁匠活动了几下筋骨,终于转向安薛的方向。

“小哥需要锻造什么?厨具?农具?”

匠人的眉头一挑,看着安薛身着的军装有些不好的预感。

“剑...杀人的剑...能做么?”

安薛也没磨蹭,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你这..”

铁匠尬笑了一声:“不说我这里会不会做,你得看看这帝都谁敢给皇帝以外的人造武器?”

“小哥歇歇吧,其他匠铺也不会接这单子的。”

铁匠摇了摇头,今天又是生意惨淡的一天。

“街上的人不是经常也有人拿着武器走来走去吗?”

“总不可能是他们自己造的吧?”

安薛表示不信,总觉得铁匠在敷衍自己。

“还别说,真是!”

铁匠接话:“大部分都是自己造的,有的人是从大臣私下店铺那里私购的。”

突然嘴瓢,铁匠拍了拍自己的嘴:“可别说是我说出去的啊。”

“你懂得这么多?”

安薛突然来了兴趣,能知道隐秘的人一般都不是啥平凡人。

“铺子是祖传的。”

说到自家铺子,铁匠就来兴趣了。

“铺子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家里打铁的方法和别人有些不同。”

“可惜老爷子怎么也不肯告诉我为什么,只让我照着做就行。”

说到自家老爷子,铁匠无奈的摇摇头。

老头子大晚上就喜欢跑去花天酒地,这么些年身子骨都快干巴成竹竿了。

“嘿!老子要是告诉你,你这一个嘴瓢岂不是全都说出去了?”

粗狂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一个将近两米,头发花白的壮硕老人手握酒葫芦晃晃悠悠的走进来。

“小哥啊!你也别想了,咱这小店做不了私卖武器的事!”

“没事的话赶紧走吧!”

晃晃悠悠的壮硕老人,一嘴直接下了逐客令。

“诶!不是!等等!”

铁匠立马拦下老人。

“老爷子啊!!!咱要是在没生意,咱店铺都要倒了啊!”

铁匠一脸悲伤,好不容易来个人要造点东西,就算不卖刀也得推销点其他的吧?

“什么?!笑话!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