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唐小和尚

第84章 工坊

你是不是以为,自己中午想吃些面食,随便找个面馆一座喊上一声来碗面,或者自己点个外卖送货上门,更甚至花点钱买点面粉自己动手就成了。

搁大唐你想吃碗面条都难。

首先唐初百姓都是以小米为主食,豆类小麦为辅食的,这小米就不说,就说道说道小麦。

想吃小麦了,直接水泡着煮熟了,捏吧捏吧搓成团就成了麦饭,来吧!张口吃吧!

味道说不上好,能吃就行,至于拉嗓子不舒服难下咽啥的,喝点水顺下去就成了。

至于为啥不磨成面粉呢?

饭都吃不饱,谁有那力气多此一举呢?

所以说大唐百姓都吃麦饭,很少吃到面粉,也不是没有,大户人家有的是免费劳动力,也能吃得上面粉。

要不然,白野在幽州城怎么来的面粉做成各种面条面饼的,都是从缴获清单里划拉来的。

这时候也有百姓知道用石磨磨出面粉做吃食,可是累啊苦啊!有牲口的还好些,可那也废畜力啊!

所以普通百姓在大唐想吃上一碗面条还真不容易。

所以……

人力不行畜力辅助,然后搞水力拉磨就成了白野面粉工坊的成立法宝。

这几天白野从早到晚忙个连轴转,宴会第二日几个国公、郡公送来了一车车的白酒,等着白野酿出天上的琼浆男人该喝的酒。

同时还有许多退役的士卒老兵,一个个拖家带口的加入白野的雄安县定居,这可把溪流村的百姓给折腾坏了。

在白野的威逼利诱下,能住人的屋舍都被打扫出来安排暂时居住着。

虽然大伙嘴上不敢抱怨,可心底里的怨气还是多多少少有的,白野无奈只好组织大伙开会。

一番天花乱坠的胡扯,村民一个个喜笑颜开的屁颠屁颠的赶回家,对着前来暂住的士卒百姓那叫一个热情。

白野可是说了:他们不仅不是村民的负担累赘,而是咱们雄安县的宝贝来招财的。

早在之初,白野特地交代,最先一批的人员最好是身体正常或者不影响做工的,有着一技之长的优先。

所以这一批都是手艺人,什么木匠、铁匠、砖瓦匠、石匠……反正有特长的都要。

这一日。

“小师父,你看这个标准大小的磨盘如何……”

说话的是一个关东汉子,叫李富贵,当年也是随着李二上过战场的老兵,这年纪大了在程咬金封地里讨生活,这不被白野一纸调令给征调而来。

原因就是这家伙是个石匠,一手的雕刻技术也是家传学来的,这不,被白野一顿忽悠接了雕刻大磨盘的任务。

当然不止他一个,还有不少其他的帮工。

“目前雕刻好了几个?上下结合是否贴切运转是否顺畅……”白野问的很详细,李富贵也是一一回答。

白野又让人牵来耕牛,检查了一番,效果还算理想,除了磨合面之间还有瑕疵咯噔咯噔的作响,其他的没什么大的毛病。

“很好,就按照这个尺寸继续雕刻,对了尺寸一定要统一,以后发现问题可是调换……”

“好……”

另一边又来到制作水车的木匠处,一个个工人锯木头的锯木头,量尺寸的量尺寸,现场一片咄咄的声音。

“赵四,赵四……”白野一顿招呼。

“啊来了,来了,爵爷俺在这呢。”

一个20多岁的壮士摆着手打招呼,憨憨的来到白野面前,嘴里嘟囔着:“爵爷,俺叫赵士,不是赵四,你这样喊,俺还以为你要演乡村爱情故事呢!”

“呵呵,知道了,赵四啊!木轴水车都做的怎么样了?”白野嘴上答应的很痛快。

赵四这家伙只能翻翻眼珠子表示一下抗议,一脸嫌弃的嗯道:“俺办事你放心,只要俺看过摸过一遍的家具物什,保准给你造出一模一样的,嘿嘿……”

别看这家伙年纪不大,可是手艺是这帮子木匠公认的第一人,赵四的老爹当年可是朝廷的在职大匠户,一手的木匠手艺精湛无比。

可惜隋唐大战伤了腿脚,只能干起老本行做些木匠活,赵四从小也是耳濡目染的学得七七八八,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好,带上一副跟我走吧!”

“好勒。”

很快,来到一处河水分支处,河面不宽,杂草碎石块早被清理干净,也搭建了简易的房屋。

运输而来的木质水车被平放在水面,选用的都是木质坚硬的木材,中间的连轴被裹上一层铁皮。

在水车的正前方,用石块堆积摆成一个“V”字型的堤坝,这样可以人为的增加水流的冲击力,快速带动水车的转动。

很快,另一边的大石磨也在石匠们的“嘿呦嘿呦”声中被运了过来,众人拖拽木撬的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把磨盘放在水边的石槽处。

剩下的只要连上木质连轴承,就可以如白野所说的,用水力代替人力畜力磨面了。

白野一个示意,赵四拿起连轴使得石磨和水车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了,众人又合力放倒水车,把常见的立式水车变成了卧式水车。

才一接触水流的冲击,嘎嘎的摩擦酸牙的木轴声吱嘎吱嘎的传来,众人屏气凝神双拳紧握的期待着。

慢慢的,随着水流的冲击力逐渐抵消掉摩擦力,卧式水车慢慢的转动起来,又随着连轴的带动,足有千斤的大石磨在一阵石头摩擦声中缓慢的滚动起来。

一圈,两圈,三圈……

随着水流的持续发力,水车石磨的转动摩擦力被逐渐抵消,水车与水流啪啪的拍打声,石磨咯咯的转动声,整体的运转走上了正规。

“太好了,转起来了。”

“哦,哈哈……太好了。”

“成功了,成功了……”

人群爆发出欢呼雀跃之声。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我怎么就想不到呢?”赵四抓耳挠腮的一副纠结郁闷的样子。

这水车用来抽水浇地或者捣碓谷物外壳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炫富手段可不是什么大别墅、豪车、几十万一个别针,几百万一个鸽子蛋啥的,而是谁家有水碓谁家就是苟大户。

因为粮食脱粒脱壳可是体力活,汉朝可是把舂米当成一种惩罚犯罪的刑罚来用的,可见当是谷物脱壳是件多麻烦的事,至于磨成粉也是如此。

所以赵四才这般纠结郁闷,只是把立起的水车稍作改动变成卧式水车,就这么简单组合在一起,放在水边就成了日夜不停可以运转不停的水磨面神器。

哎!感觉错过一个亿的大奖啊!呜呜呜……

“准备放粮食……”

白野看着水车运转还不错,除了轴承处还有些咯噔卡顿,稍后涂抹些油脂作为润滑剂想来会好很多,接着吩咐人群架上漏斗,斗口开的小一些,慢慢倒入清洗晒干后的麦谷。

“哗哗哗哗……”随着谷物进入转动的磨盘口洞,经过石磨自身重量和旋转扭曲的挤压,一粒粒谷物变成了细碎粉末状,从石磨缝隙间慢慢溢了出来。

“出粉了,处粉了……”

“白面粉,是白面粉……”

“哈哈,太好了……”

前来围观的人群再次爆发出热烈的呐喊声,他们可是知道,作为溪流村的村民可以免费使用石磨磨面的,这以后再也不用咀嚼粗糙难咽的麦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