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唐小和尚

第65章 李二小秀一把

就在牛进达领军出征出发时。

东宫,显德殿内一片死寂。

就连平时无事都要刷点存在感的御史们,这会也蔫了低头不吭声。

这两天朝堂上官员稀稀拉拉的,平时咋咋呼呼的武将们都请了病假,在家闭门谢客不出,明显的对李二心生不满。

至于世家望族官员代表,一副看好戏的旁观者姿态,这两天说起话来都带着三分阴阳怪气,揶揄之味就算朱雀大街都能感受到。

这时,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王德发王公公进入殿内,压住喘气急促声,对着李二说道:“圣上,琅琊郡公牛进达将军已率军出征了……”

“知道了……”

李二的语气依然听不出什么变化。

可这些话传到臣子的耳里,如寒冬腊月的北风一般让人彻骨冰寒。

这李二好狠的手段,难道真如长安城的流言一般,李二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福。

这又让人想起一年前的玄武门之变,李二可是连自己的亲兄弟都能射杀的狠人。

一想到这,就连世家望族官员齐齐变了脸色,态度更加恭敬起来。

“罗艺反叛不得人心,想来琅琊郡公定能诛杀此贼,此事暂且不提。”

李二语气冰冷的注视着一众大臣。

“户部尚书戴大人,多次向朕提及户部税收问题日益严重,如若再不有所改变,恐怕明年的朝廷财政会吃紧啊!各位爱卿可有良策啊!”

李二的话风转变的有点快,殿内的大臣一脸的错愕惊诧。

这特么前一句才讲平叛之事,后一句又扯到朝廷税收问题上,这脑回路转变的九曲十八弯的让人猝不及防啊。

既然李二金口玉言不准再提平叛之事,群臣也松了一口气。

“启禀圣上,自从曲辕犁推广以来,各地州府的奏报中多有提及当地增加的新开垦的荒地面积,只要朝廷继续扩大推广面积,想来来年的税收定有所增加,朝廷的财政也会有所缓解。”

侍郎卢宽出班说道。

卢宽乃范阳卢氏之人,也是卢氏在官场中的一个代言人。

“卢爱卿不错,各地奏报中都有提及到此点,卢爱卿久居庙堂也能想到这些,足可以看出范阳卢氏的学识渊博。”

李二一脸的戏谑,对着卢宽赞许道。

噗……

卢宽差点一个趔趄,脸色涨的通红,心里一阵妈卖批的。

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要不是刚才大殿气氛不对劲,非得喷你一脸口水,这下只能讪讪的回道:“圣上英明。”

表情阴沉的等着驳斥你李二能出什么好主意。

又有官员不服气出班言道:“,启禀圣上,圣人有云: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官员的意思就是一个,朝廷有什么困难都不可怕,只要你这个老大德行无愧的,其他的都不是事。

李二对这些张口闭口圣人云圣人言的官员愈发不爽起来,整天整这些没用的,一点实际的行动都没有。

圣人说的话也能当饭吃嘛?

可你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反驳圣人言,否则就是对儒家的藐视,会遭到整个大唐读书人的不满。

“爱卿说的有理,不知爱卿昨晚夕食吃得什么啊?”

额,这和圣人言有什么关系嘛?这个官员脑袋一时转不过弯,脱口而出:“片汤羊肉配胡饼,佐以小菜。”

这算正常餐食,也没什么出奇的。

“嗯,爱卿果然节俭,朕还以为爱卿所食皆是圣人言圣人云呢!”

“也不知道外边的饥民百姓听到爱卿所说的圣人言,能否再无饥寒交迫之感。”

李二面上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眼神看向殿外远处,声音却对着满口圣人言的官员说到。

这位官员被李二给羞的面红耳赤,还不好反驳。

朕跟你讨论实践操作,你跟朕大谈理论哲学,专业不对口啊!朕只能曲线降维打击啊。

其他的官员憋的想笑不敢笑,生怕破坏殿内严肃的气氛,否则监察御史又找到借口哔哔歪歪了。

最终只好掩面退回。

李二心情爽的一批,自己平时只能当个工具人,求这个出谋划点策,求那个拉点赞助啥的,剩下的就是被御史们上怼怼下怼怼的。

哪像现在这样,一人PK群臣,不仅震慑全场还稳拿全场最佳,堪称史上第一次啊!

接下来就是李二装逼嘚瑟的时候了。

使了一个眼色,户部尚书戴胄会意,出班装模作样的问到:“圣上英明,臣等愚昧不堪,不知圣上有何高见?”

群臣吐血。

戴胄你个老匹夫,什么时候这么没有风骨,开始拍李二的马屁,拍就拍了,还特么顺便给大家来个群体法术伤害。

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群臣目光凶狠的瞪着戴胄,竖起耳朵仔细听听李二能有什么高见,非得找出漏洞,驳李二一个体无完肤。

“商税……”

呼……李二才吐出两个字,殿内群臣顿时都松了一口气,之前紧张的气氛瞬间也活跃起来。

都等着李二继续说下去,倒要看看你李二能说出什么治国理财的新方法。

李二一看氛围给拉的满满的,很是享受这种自己明明一副欠抽,而你们又奈何不了我的感觉。

该我李二秀一把的时候了。

“商税也是……”

吧啦吧啦的一顿输出,李二洋洋得意的找不到北。

底下群臣彻底懵逼中,这是什么操作,还能这样搞。

震惊,彻底震惊中。

“这,真是闻所未闻……”

“妙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