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唐小和尚

第35章 成了债主

“为何要还?”老和尚也是古井无波的。

“为何要如此做?”

“寺院有寺院的规矩,一切都是按照寺院规矩做事,有何不可?”

老和尚拿大道理压人,反正是寺院的产出寺院用。

“不是说我是代理住持,有便宜行事的权利嘛!人事、钱财可调动?”

“是这么说过,你可以用钱财为寺院发展,但没说你可以用寺院的产业为你赚钱。”老和尚继续不温不火的回答。

“我借寺院的钱,赚回来的也归还寺院了,布施院都有登记。”白野有点急了。

“这事布施院提过了,也确实归还了。但是你用的都是寺院的产业,如何赚的钱进你自己的腰包?”

“那如何才算自己的钱?”白野语气有些颓废。

“嗯,不动用寺院的产业就行,当然个人的私产寺院是不会去插手的。另外一种……”老和尚先是打压一下,接着又是似是而非的说道。

白野也没招啊,老和尚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一点反驳的缝隙都没有。

本打算这次认栽,算是不大不小的教训,下次做事得考虑周全。

又听到老和尚还有另外的解决办法,连忙追问到:

“另外一种如何?”

“呵呵,借用寺院的产业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胆子够大,寺院全部产业托管于你也可以商量,每年只要缴纳给寺院一定比例的营收即可,呵呵……”

说完,老和尚似有若无的两眼透着精光,只是白野一时不察没有发现其中猫腻而已。

这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他也不想想,早不查收晚不查收的,偏偏来钱了才插手,其中没有内情才怪。

老和尚也有自己的愿望,想把寺院建的越开越大,收的弟子越来越多。

不说比长安城的官方寺院那样,起码也得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寺院才行。

不想当老大的和尚不是好住持。

这灵泉寺建寺也有历史了,一直是不不温不火的,当年的住持老和尚的师父圆寂之时,还口口念念不忘叮嘱要发扬光大佛门。

可惜……

能力有限。

到了老和尚接手寺院,一直苦心经营,扣扣搜搜的攒了点家底,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使用。

这年头赚钱不容易,寺院也没有会经营管理的,一切都是粗放经营,除了佃户帮工收点粮食,几个店铺售卖寺院相关用品,剩下的就靠给大户做法事,其他的也没有额外进项。

所以,靠目前的状态,想要扩大寺院的规模,根本没希望。

好巧不巧,白野简简单单的弄了个许愿池,这才一日光景,收入不比来烧香拜佛捐献的香油钱等少。

据说,很多来客拜佛烧香的兴趣还没许愿池投钱的兴趣高。

其实道理很简单,拜佛烧香的只是求个心安,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过是自我心里安慰。

这许愿池就不同了,投的那是实实在在的铜钱,哗啦啦的叮当响,这投一枚铜钱可以许赚到一万枚铜钱的愿望,能不让人动心吗?

这特么对来客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当然,对寺院来说,也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而已。

话说回来,白野在纠结要不要揽下这事。

试探着问老和尚:“这一年缴纳多少贯钱?”语气极度郁闷。

老和尚两眼精光一闪,心里了开了花,这怕是鱼要上钩了,面子上还是一副吃了大亏的模样,伸出一根手指道:

“哎!这寺院早晚都是你管理的,既然你有心要提前磨炼自己,看在寺院未来发展的愿望下,每年也不要你多,只需一万贯铜钱即可,这寺院上上下下的产业任你处置,只要不违背原则,绝不插手你所做的一切。”

老和尚那语气、那表情,一副不情愿下了多大决心似的开口缓缓说道。

一万贯?

白野在内心盘算,这一万贯钱对于寻常百姓甚至一般的地主富户,那也是天文数字或是伤筋动骨的。

可这些对于白野来说,也不算多大的数额,目前每天打鱼的20贯钱打底,这每月就有600贯收入,这一项每年就有7200贯。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鱼市不可能一直稳定,会有多多少少的上下浮动,打个折就算一半,每年三、四千贯还是能做到的。

这寺院的田地,店铺想来不少,自己用心好好经营,这一万贯真不叫事。

这内心一琢磨,打定了主意,生怕老和尚反悔,抓紧拿下这管理权、使用权才是王道。

开口回复:“可以,一言为定,可需签字画押按手印?”

额,就这样爽快的答应了,老和尚还得很意外的。

其实寺院一年的纯收入也就3000多贯铜钱上下,毕竟庙小偏远的,哪能和长安城的皇家寺院相提并论的。

本打算报个翻两番的数字,能吓退白野的小算盘,哪知道白野才思索一会就痛快答应下来。

这下老和尚激动了,要真是这样,那扩建寺院的前景怕是要落在白野的身上了。

稳住!淡定!阿弥陀佛!

老和尚内心这会也不平静了,心中连连口宣佛号。

“这可是你说的,寺院可没强迫你,你可别后悔。”老和尚语气也颤动的说道。

那是真激动啊,一年啥也不干,比平时忙忙操操的扣扣搜搜的赚的多几倍,这特么不就是躺赚嘛!

以前寺院只能躺平,现在寺院可以躺赚啊。

能不兴奋嘛!

“是的,是我自愿的,寺院没有强迫我……”既然都想通了,白野也懒得计较其他。

“好,为师没看错你,让你代理住持是为师最大的成功。”

额,这都为师了。

白野也懒得辩驳,反正你都是前辈,你说的都有理。

两人大体商量已定,那边通知寺院长老院议事。

等人到齐,老和尚把白野的要求和寺院达成的初步协议说了一遍,如果没有什么意义,就定下来。

还有这等好事,还有这么傻的……额,善心的人。

众人也是激动,一个个眉毛胡子乱颤的,生怕这是一场梦,都没有异议。

签字画押按手印……一气呵成。

双方皆大欢喜。

寺院为自己的明智之举阿弥陀佛。

白野为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谢天谢地。

只是微微有点郁闷,这说好的要拆了寺院,让这帮和尚给自己打工,给自己996的。

这下好了,彻底上来贼船下不来了。这下没得跑了,自己成了寺院的长工和债主,还得为寺院996,苦啊!

苍天啊!大地啊!好不容易穿越了不用当房奴车奴了,这下更悲催了,成了冤大头每年负债万贯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