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盏灯第二部

第39章 英国的闭关锁国

1906年的年底,天州城鞭炮声声,而在二州,工程也干的热火朝天。

然而,刚进入1907年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不是天州发生的,而是清朝。

德国和英国,强迫清朝借款980万英镑修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

但是,到账只有900万,也就是说,先扣除了早先利息。

(西方对我国用的殖民手段,我们现在的高利贷也学会了,自己人拿来对付自己人,而且更狠)

980万英镑,大概是四千万两银子,相当于后世两千亿。

而且,这个要还款三十多年,光利息就有一倍。

还好不是中国人向中国人贷款,否则,光利息就得好几倍。

说真的,列强比国内的高利贷仁慈多了。

对此,周极烈表示不能忍。

他让人找到英国和德国大使,表示,如若不让天州设计局加入,就搅黄这个生意。

两国不想在这个小问题上和天州死磕,只能同意由天州修建这条铁路。

而天州修这条铁路,让国外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天州速度。

天州重工厂为了实现快速修建铁路,用了一种履带式全地形车。

这种车,前后十米长,五米宽,光履带就有三米高。

这种车,可以拉枕木,也可以拉石子,前面一个大夹子,专门用来夹枕木。

得益于汽车的大批量出口,所以,天州产业链可以生产优质液压。

不过,建设铁路的轨道,设计局却是采用了混凝土钢筋枕。

这种枕更加便宜、耐用,但是,不能用在极寒地区。

国外建设铁路,用骡马拉,或者利用建好的铁路运送材料,一公里需要一天半。

而天州仅在津海铁路,就用了几千辆卡车,规划了多段同时动工。

这样一来,天州的铁路建设,比国外要快两倍,一天就能铺设两公里,仅需要一年就能铺设完成。

(别讨论测量啥的)

而由于天州在东方的强势崛起,与西方争夺利益,导致西方金融危机更甚,所以,都在商量如何保证自己工厂和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英国伦敦,首相官邸。

内阁会议。

乔治看了看1906年进出口单子,很是奇怪地问了句:“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咱们会买天州这么多东西?”

贸易大臣叹了口气:“买了天州三十台新型使用石油的军舰用发动机,一台一百万英镑。”

(相当于四百万两白银,三十台一点二亿两。)

乔治心疼地皱着眉头:“你当初怎么不说!”

贸易大臣低头嘟囔了句:“当初你也没问……”

“够了!”乔治一锤砸在桌子上,随后迅速冷静下来:“英国一年收入两亿英镑,三十台,就是六、七成。”

“嗯,咱们就不能使用自己的发动机吗?”

国防大臣拼命躲避他的眼光,假装没注意,不过,在乔治严厉的目光前,只能摊手:“首相先生,咱们的新型发动机,时不时就发生喘震,就好像患了哮喘一样。还有,热功率太差,也无法使用太久。”

“便宜倒是很便宜,二十万英镑一台。”

“说真的,首相先生,天州的发动机真的好。”

乔治叹了口气:“各位,现在我们买天州的发动机,就像帮助人家升级产业链。我们今天买,人家有钱升级产业链,明天,差距更大,到时候,买还是不买?”

“所以,本首相决定,以后不再进口天州军舰用发动机……不对,连商船发动机也不进口了,咱们自己研究自己造。”

国防大臣都不知道说啥好,心说,人家德国买,咱们不买,到时候,等着被德国打出翔。

随后,乔治又拿起单子看了看:“这个液压是什么东西?”

贸易大臣回答道:“首相,是重型机械设备上用的。”

“嗯?”乔治很奇怪地看了看他:“你不是说,咱们出口的挖机,已经百分之百国产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