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刘兴两路大军进攻并州丁原的时候,不管是董卓、袁绍、公孙瓒。
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观望。
如今他们正在为这个决定而懊悔!
各路诸侯一起合力对付刘兴以前就有过,但是每次都是诸侯联军大败溃输。
一个是刘兴现在的实力过于强大,其二就是各路诸侯都各怀鬼胎,并不能真正的拧成一股绳。
况且袁绍和董卓、公孙瓒都是仇敌,很难彼此相信对方。
所以他们都选择了观望,等待刘兴的攻势一旦受制,他们就会如同饿狼一般扑上去。
但丁原的归降,让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
如今刘兴收拾了丁原,便又开始进攻冀州的袁绍和公孙瓒。
两人都是奋起反抗,但在刘兴强大的军力面前还是节节败退。
袁绍最后甚至拉下脸来求董卓出兵相助。
但是董卓只派了华雄带领一万骑兵援助。
但在数量更为庞大的刘兴骑兵的攻势之下,董卓的骑兵只能骚扰一下粮道之类。
根本就派不上大用处。
董卓为什么不倾力来援呢?
不是不想,而是根本做不到,刘兴在潼关集中了大量的军队。
做出随时攻击雒阳的态势!
导致董卓只能将重兵收回到洛阳城,不敢有太大的救援动作。
不然他怕被刘兴抄了后路,丢了雒阳他就真的无家可归。
曹操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可不敢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所以明知道这样会被刘兴各个击破,但是董卓还是以刘兴的威胁为由选择了袖手旁观。
张辽带领的一部人马,进攻冀州北部的公孙瓒。
公孙瓒在冀州本身就没有什么根基,又是张辽的手下败将。
他连和张辽照面的机会都没给,就迅速的选择了逃亡。
一开始是想趁张辽率领大军在外,幽州肯定会十分空虚。
所以就趁机想收复幽州故地。
但张辽在幽州这么长时间,自然不是什么都不做。
配合着天眼的人,城内的守军消灭了一些企图和公孙瓒里应外合的人。
这些人都是公孙瓒留下的暗中势力,一直没有暴露,但是这次因为公孙瓒的诡计终于露出行藏。
被天眼的人用飞鸽传书报告给正在领军的张辽。
张辽迅速就明白公孙瓒打的什么主意,于是让步兵原地待命。
他带着八万骑兵提前绕到了公孙瓒的必经之路上。
准备给公孙瓒来一场伏击战。
因为之前虽然数次战胜公孙瓒,但是因为公孙瓒多是骑兵的关系。
总是会让公孙瓒带着一部分骑兵逃走。
这次张辽提前得知了公孙瓒的动向,就不准备再给公孙瓒逃走的机会。
所以将伏击圈设计的非常严实,还打算用巨石阻断道路。
因为选择的这处伏击地点是一个狭长的地形。
所以一旦阻断了道路,公孙瓒就没有办法正常突围。
除非他舍弃战马爬进山林里面。
这一天公孙瓒率领两万骑兵和五万步兵,经过这处山谷之中。
公孙瓒一边走,还一边观看此处的地形。
他还在想着,这样的地方如果能埋伏一军于此。
那他这次就真的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