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
大喝之人声如洪钟,刹那间,震得人声鼎沸的客栈,众酒客寂静无声。
只见一名身穿兽皮,粗犷的壮汉,坐在空无一物的客桌前,手不停的挥舞着,神色上带着些许的不耐。
此时,伴随着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材瘦弱,看上去十二、三岁的少年,撩开后厨的门帘,快步而出急忙跑到壮汉的桌前。
“哟~~~,这位客官,稍安勿躁,是小店怠慢了。”
少年打量着眼前的壮汉。
身高五尺,满脸络腮胡,一身尚未掸净的落尘,想来是急着赶路。
“两坛女儿红,一盘酱牛肉,上菜要快!着急赶路!”壮汉吩咐完,便望向了窗外。
“好嘞!两坛女儿红,一盘酱牛肉~~~”少年转头冲着后厨方向吆喝了一声。
此时,客栈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半盏茶的功夫,少年掀开后厨的门帘走了出来,一路小跑的,将壮汉点的酒和肉放在桌上,然后一溜烟儿又转向了别处。
“袁浩!赶紧去后厨看看,二楼客人的菜,怎么还没好啊!”略显低沉且宏润的声音,从客栈的柜台中传来。
“掌柜的,这就去!”袁浩边走边回应,脚下的步子便又加快了几分。
客栈外,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往来的商客赶着马车穿梭如织,车上装着天南海北的各种货物,彼此间一个照面,简单打个招呼,就又要去往不同的地方了。
此间,不少农户蹲在客栈外,喝着几文钱换来的酒,聊着田间地头的杂七杂八,身边几个孩童跑过,嬉笑打闹,让客栈周围显得格外热闹。
此地名叫鹿牛村,《王家小栈》便是这村唯一一家,客栈的名字。
鹿牛村不大,却也是各小镇之间来往的必经之地。
虽然有些偏远,但全村上下加上小孩,也有二百余人,五十余家住户,算是周边村子里人数较多的了。
村子里除了普通农户外,就是做小本买卖的,卖个草鞋、打个铁、卖个肉之类的,赚的钱呢,也大多是过往客商的行路盘缠。
此时此刻,在柜台中敲打算盘的,正是这家客栈的“王掌柜”。
忙里忙外,端茶倒水的,便是这家客栈唯一的小二哥“袁浩”。
客栈除去王掌柜和袁浩,还有两名大厨。
一个稍胖一些的叫顾猛,专门负责做荤素炒菜。一个较瘦些的叫顾顺,是负责做些包子、饺子、面条一类面食。
王掌柜拉开柜台内的抽屉,看了眼里边的几粒碎银,还有穿成串的一吊吊铜钱,随后抬眼瞅了下,忙碌不停的袁浩。
不禁端起柜上的深色歪脖茶壶,将壶嘴放入口中,稍稍倾斜,‘咕咚咕咚’几声过后,清茶入口,温热的茶水,滋润着王掌柜的喉咙,往事便如流水般在其脑海中荡漾起来,不自觉间,开口喃喃说了句,“已经六年了啊!”
袁浩并不是鹿牛村的人,他其实是王掌柜去隔壁小镇办事时,在回来的路上,因为一段偶然的缘分,进而收留下来的。
当时的王掌柜,想在村子中开一家小客栈,故而需要置办些,看得过眼的木桌木椅,还有一些其它必要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