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我们南锣鼓巷的管辖军管会会上门表扬,要是大方的话,还会给我们物质奖励。”
“厂里也会出头表扬,会记录在我们的档案里。”
“到时候升职、提拔都会优先考虑我们。”
“你说这好处够不够?”
贾张氏一听眼睛就亮了。
自打老贾去世,自家好长时间没有显摆的机会了。
这要是厂里和军管会双重表扬。
这到时候那还不街坊四邻的都清楚啊?
这种出风头的事儿,是贾张氏最喜欢的。
政府的表扬,再过去就是皇榜、圣旨啊,谁见到不得夸上两句?
更何况还有自家儿子能优先提拔呢。
这没准儿就是自家儿子当官儿的机会。
这种好事儿可不多见咯。
想到这,贾张氏满脸笑容,歪着嘴角,朝易中海恭维道。
“老易,真有你的,你可真有本事。”
“我家东旭要是跟你多学一点儿那就更好了。”
“今儿这事儿可是太感谢你了。”
“要不是你,哪有这么好的解决方案啊。”
看着贾张氏笑的很是妖娆,还略微带着一丝羞涩,易中海连忙打了一个冷颤。
然后迅速转移话题。
“行了,贾嫂子,不用这么客气。”
“东旭是我徒弟,我不向着他,还有谁向着他啊?”
“不用这么客气!”
接着又扭头看向贾东旭。
“东旭,你赶紧进屋吃饭去。”
“估计这忙了一上午,你现在饿的狠了吧。”
“进屋吃了饭我们下午还要去地里转转。”
“提前看看地里的情况,顺便还要向人打听一下到哪里借牛。”
“不然十亩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耕完。”
“更何况这么好的犁铧,要是不用牛就浪费了。”
贾东旭听后,连忙就往屋里跑。
贾张氏也沉浸在解决麻烦,获得好处的喜悦里,跟着贾东旭进入厨房,去给他准备碗筷儿。
一旁一直听着的李兰和龙老太太这时候才走到易中海的跟前。
老太太微笑着,露出小酒窝说道。
“中海啊,你今天的处理方式不错。”
“不仅解决了贾家土地的问题,还在村里打响了名声。”
“操作的可谓是无可挑剔。”
“我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夸赞的说辞。”
“最起码我是不一定有你处理的这么好的。”
“你这一年多长进了不少啊。”
易中海得意的一笑。
“干娘,我这还不是跟您学的嘛。”
“更何况我这也是利用了新政府的一些政策和处事方式啊。”
“对了,干娘,您下午跟我们去不去地里啊?”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然后又看向村外,怔怔的思考了一会儿。
“我还是一起去吧,反正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
“刚好出去转转,顺便去看看贾家的田。”
“我可是有些年没下乡看种庄稼了。”
“当年的事儿还是有些怀念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