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很熟。
又过了十几分钟,中间又应付走了两拨儿过来打听的。
易中海这才拎起装种子的布袋,招呼贾东旭往家走去。
贾东旭这人常年被贾张氏宠着,体力实在太差。
从八岁进入四合院儿以来,就没做过什么重活儿。
家里以前有老贾当电工,靠着高工资养活。
家务事儿由贾张氏干着。
平时拿的东西,最重的也就是临时买的粮食。
这也就几十斤重。
所以一路走走停停,贾东旭闹着休息了两次。
这就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
一路耽搁,整整花了四五十分钟。
易中海几次都想提前离开的。
可又怕贾东旭路上耽搁事儿,只能陪着。
眼看到家了,也磨蹭到中午了。
在院子门口的时候,突然看到了闫埠贵正蹲在门口收拾自己的小花盆儿。
易中海笑着打招呼。
“呵呵,老闫,你又在忙活自己的小花盆儿啊?”
闫埠贵被吓得直接弹起身子,转身朝两人看来,接着又拍拍胸脯,吸了一口气。
“嗨……”
“原来是老易和东旭啊,你们别吓人了行么?”
“至于小花盆儿啊?”
接着闫埠贵端起一盆兰花,捧在手里,得意的笑道。
“最近有大户人家朝我买花盆儿,回家当摆设。”
“这不中午了嘛,我趁着中午休息时间,提前从学校回来,然后在家好好的打理一下。”
“只有品相好了,才能卖起好价钱。”
闫埠贵说完,还把挂在耳朵上的眼镜儿扶了几下。
易中海听着也一阵羡慕。
不愧是远近闻名的手艺人。
别看闫埠贵教书的工资不高。
可这一手养花的本事,可不是盖的。
常年有附近有点儿家底,附庸风雅的人上门来求购他养的花盆儿。
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说不比工资差了。
这在院儿里还是上等人家。
别看闫埠贵天天在院子门口哭穷。
易中海稍微一琢磨,就知道他的收入是多少。
不然这闫家老太太一年到头吃药,老闫还要养家,就凭学校的那点儿工资咋够生活?
接着易中海就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老闫,还是你有本事,要是别人还真不一定能种好这些花花草草。”
闫埠贵也得意的把下巴扬了一下,笑着说道。
“那是,那是!”
“对了,你和东旭背的是什么?”
“我看你们今天好像没上班的样子!”
易中海把厂里放春耕假的事儿说了一遍。
又说了这些种子的来源。
闫埠贵放下花盆,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笑着说道。
“老易,我就是佩服你!”
“你这当师傅的,够意思的很呐。”
“东旭有你这样的师傅,也算是有福了!”
两人正寒暄着的时候,杨金秀突然在屋里喊了起来。
“老闫,在干什么?”
“回来吃饭了!”
闫埠贵回头大声回道。
“唉……来了!”
接着闫埠贵歉意的朝易中海说道。
“不好意思啊,老易,你看我这要回家吃饭了。”
“咱们改天再聊?”
易中海点点头,微笑着说道。
“去吧去吧,我们也要回家了。”
说完,易中海带着贾东旭,就往中院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