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春耕的时候,管吃管住,到时候春耕结束了,再给易家二十斤白面。”
“左右最多不过十天的时间,不错了吧?”
“刚才只是没商量好而已,是不是啊老易。”
眼见贾张氏又把他牵连进来了,易中海不由得一阵暗骂。
这贾张氏真是不长记性,刚才梁玉英说的没吸取教训,这又找到我头上来。
我现在在插话那不就是有问题么?
可要是不答应,那不摆明了是心虚?
就在易中海陷入两难境地的时候,李兰在老太太的提示下,主动站出来发声。
“是啊,我们最开始就是没商量好,毕竟老易是厂里的中级工,任务还是很重的,工资也不低。”
“请上十天的春耕假,我是有点不乐意的。”
“不过老贾家今年第一次下乡去种地,老易担心自家徒弟因为是外来人受欺负。”
“所以同意跟过去。”
“毕竟老贾家也不容易,现在就剩下孤儿寡母的。”
“那些地还是老贾去世的卖命钱换来的。”
”要是因为是外地人,被村里欺负了,那就说不过去。“
”我们作为邻居和师傅,去帮忙撑一下腰。“
”哪有那么复杂的事儿?“
李兰一说完,院儿里人就算是彻底的放心了。
同时一个个的看向易中海两口的眼神里充满了善意。
也有人私下开始议论起来。
“这老易还是很仗义的啊,按他们说的,这最开始是连好处都没说,就同意了帮忙,确实有点儿气魄。”
“是啊,过去咱们跟老易关系不近,对于他的为人不是很清楚。你还别说,这一年多下来,我发现老易这人做事儿还是很大气的。”
“哎呦,羡慕老贾家找了个好师傅啊。有这样的师傅,贾东旭将来没准儿又是一个好苗子。”
经过贾张氏和李兰两人一唱一和的,很快在院儿里转变了舆论氛围。
这下轮到梁玉英坐蜡了,只见她抬起胳膊,气的全身颤抖,用右手指着贾张氏和李兰。
“你……你们……”
眼见梁玉英有些进退失据,老太太把拐棍往院子里青石地面儿上使劲儿的杵了几下。
“钱家媳妇,差不多行了。”
“今天都是误会,事儿都说清楚了,没什么好议论的。”
接着老太太又看向躲在一旁,捂着脸的钱启富,皱着眉头说道。
“钱家小子,把你媳妇拉回去,关于女人名节的事儿,哪能乱说?”
“回去好好管教,要是再口无遮拦,以后你们一家子就滚出咱们这个院子。”
“虽然你们家的房子是在我这买的,但是我也能想办法收回。”
作为老住户,钱启富哪里不知道老太太的手段?
一听老太太的威胁只好站出来,把自家媳妇往后拉。
“丢人现眼的东西,跟老子回去。”
正准备走的时候,老太太又看向梁玉英,厉声呵斥道。
“钱家媳妇,说话要留点口德,别什么都往外说。”
“这次的事儿是你挑起来的,我就罚你打扫院儿里半个月,没问题吧?”
眼见梁玉英还是有点儿不甘心,钱启富直接站出来点头答道。
“愿意,愿意。”
接着钱启富又不停的朝院儿里的住户们鞠躬道歉。
“今天给大家添麻烦了。”
“我给大家赔个不是。”
说完就拉着自家媳妇头也不回的往前院儿赶去。
老太太这时又发话了。
“行了,今天就到这,大家没什么好看的,散了吧。”
接着围观的人群,三三两两的散去。
不过造成的影响才刚开始。
院儿里这天发生的事儿,不仅在院儿里被广泛讨论,也被传到厂里。
易中海最近稳定下来的名声,又随着这个事儿,如日中天的上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