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

第170章 你不是清流,只是受百官唾骂的锦衣卫

苏元一愣,刚才赵林云有话不说,现在却要把他叫过去。

转念一想,应该是什么话得避着安崇山,就跟着暗卫走了过去。

来到一处民房,身着飞鱼服的赵林云果然在屋内。

等苏元坐下后才开口:“你知道我们这次查案的目的吗?”

“整备南军?”苏元早已猜到了锦衣卫的目的,也正是不想管这个烫手山芋他才逃出城去。

“是,所以你要你将线索往都司卫所引,到时候我们才有证据动手。”

“至于六部官员,尽量找回损失,罪责反而可以放一放。要是腹背受敌,我们行动可能也会受阻。”

苏元摇了摇头:“我只会查案,不会构陷任何人。”

赵林云皱眉:“你只需要给出线索就可以,此事已过,我将你破格提升为百户。”

“官职对我没任何作用。”

无论百户还是千户,给苏元带来的好处几乎微乎其微。

现在锦衣宝库的东西他也看不太上,真要是升官,他肯定也会将手下的事务交给别人来做。

关键是他要是完全不参与缉拿,或者出力太少,狴犴腰牌也不给他算奖励啊。

“苏元,倭人已经从高丽半岛登陆,要是那群棒子挡不住,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区区倭人不可怕,可要是鞑靼再趁机骚扰,大明不知有多少黎民要饱受战乱,多少人死于战火。”

“倭人在高丽半岛登陆了?”苏元愣了一下,但也很快反应过来,这样才合情合理。

原本的历史上,倭人就曾借道高丽,企图攻击大明。

“你的气节清誉?难道比数十万黎民百姓还要重要?”

“记住!你不是清流,你是受百官唾骂的锦衣卫!”赵林云猛地起身,身后绣春披风甩出啪嗒一声,对着苏元怒目而视。

苏元稍稍沉默才答道:“我不会构陷好人,但也不会放过幕后真凶。”

“这案子看似是在六部,但能将这么多人组织在一起,还能让锦衣暗卫丝毫没有察觉的,必定不是六部中人。”

“你的意思是?”赵林云双眼微眯,身体前倾。

锦衣暗卫在余杭城中监察能力不可谓不强。

但在圣上的暗示,和文武百官的监视下,锦衣卫绝不敢将手伸入军中。

而能在锦衣卫的监视下,将这么多人全部聚在一起,完成一个如此庞大的计划……必定是在锦衣卫的监控盲区下完成的。

“不知,还需探查。”苏元说道。

“我可以将工部交给别人探查,先查查那些曾和田志专一起当值的都司卫所卫兵。”

之前锦衣卫没有审出什么来,不代表苏元审不出来。

他最大的倚仗就是狴犴腰牌。只要曾经,就会有所察觉,对症下药总能有一些收获。

“好,工部我派人去查!”赵林云明白苏元被说动了,不会构陷,但也不会放过本有的线索。

苏元离开民屋,变了一下方向,朝着诏狱内走去。

而此时,玉飞穿着衮龙袍浑身不舒服,感觉还没有道袍轻便。

下面展红绫和知府于江成相对而坐,各自品茶。

之前于江成虽也知道玉飞来到余杭,但没有表明身份,于江成就权当没看见了。

可玉飞以皇子的身份出现,他这知府自然去得小心作陪,不然被政敌扣一个不尊皇室的名号,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