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余音

第185章 北上!

“吾奉天子诏令前来,之前去卢公处封赏没见到子云还颇为遗憾,不料这次天子又命吾出使,总算见到子云了。”

“哦?不知如何封赏师君?”

“陛下封卢公为都乡侯,待平定黄巾之后必然还会大肆封赏!”

“那就借左兄吉言了!请!”

谢龙说完高举手中酒盏,军中自然无酒,其实也就是些热汤,不过左丰自然也是哈哈一笑,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翌日。

左丰今早就回洛阳复命了,至于皇甫嵩自然集结大军往冀州而去,谢龙、刘备自然也随皇甫嵩一路北上。

------------

朱儁待皇甫嵩走后面对宛城黄巾顽守,只得命人扩大防围、建筑阵垒,堆砌土山观望城内,一日,朱儁登土山见城墙上戒备森严,然后命令汉军攻城,见黄巾军反应十分迅速心生一计。

汉军大营。

“孟德!你即刻领本部人马鸣鼓猛攻西南角!”

曹操虽然不明其意却也拱手道:

“唯!”

“文台随吾待孟德攻西南时,猛攻东北!黄巾军必然中计!”

“唯!”

朱儁计议已定之后,营门大开,汉军倾巢而出,曹操领兵马从西南角鸣鼓而进,黄巾军已被汉军围攻许久,自然也有一套流程,见汉军貌似从西南方向来得凶猛自然都往西南支援。

朱儁见此率文台部共计五千精锐从东北角杀入,朱儁出其不意之下一举攻占北门,随后汉军源源不断的攻上城墙,黄巾军现在反应过来也没用了,朱儁已经站稳脚跟,黄巾军败退在韩忠的率领下死守内城。

宛城外城一失去外城,黄巾军受挫,士气低迷,向汉军乞降,荆州刺史徐璆、南阳太守秦颉都认为可以接受投降,因为主要是打太久了,朱儁自皇甫嵩走后修土山都修了半个月,算起来前前后后差不多已经围困了近两个月了,所以徐璆、秦颉愿意接受投降。

当然黄巾军之所以想投降也是因为城中已经粮草不足了,又丢外城才会想着投降的。

朱儁闻言反驳道:“如果接受的话,会给百姓有利为贼,无利乞降的想法,日后岂不人人效仿?”

徐璆、秦颉自然也没法反驳朱儁所说,随后朱儁率大军猛攻宛城内城,数攻不下,朱儁见此又登土山观之,见黄巾军行止之间都带着一股绝望之意,明白是黄巾军没有退路了才无法攻破,随后朱儁解开包围。

就如前言,黄巾军粮草不足自然也不愿意固守,人嘛刚刚都是死路一条,突然有条生路自然一头就栽了进去,韩忠统帅黄巾军冲出包围,出城作战!

朱儁当然早有埋伏,韩忠果不其然大败向北而逃,朱儁领曹操、孙坚一路追击数十里,斩首万及,韩忠见此情形请降,朱儁这次接受了,不过秦颉与韩忠素来有仇,秦颉自作主张斩杀韩忠,韩忠被杀引得黄巾军不安,毕竟皇甫嵩两次京观太吓人了。

随后周围所有的黄巾聚拢再次拥兵十万,驻守宛中城,以孙夏为帅!朱儁见此自然又率军猛攻,猛攻半月,宛中城本是小城,黄巾军自然抵挡不住,孙夏败走,朱儁领汉骑追击,追击至西鄂精山一带,朱儁再次大破孙夏!

此战朱儁斩首过万,孙夏被杀,朱儁此次不受降杀戮四方杀得血流成河,宛城一带黄巾军彻底解散,朱儁平定宛城一带,随后朱儁领大军四处荡平周围小股黄巾!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三国:我家军师是神棍
++++开局跟随刘备,以一手装逼大法混成蜀汉第一军师,灭东瀛,平漠北,渡北美,征南洋,铸就刘备一统天下,成千古一帝。吕布:太残暴了,想当年张元德在虎牢关一棍子把老子敲晕。张飞:俺四弟人中龙凤,独爱偷看村头王寡妇洗澡。关羽:论装比,关某仅排第二,我四弟天下无敌!赵云:军师,我必用坦克连踏平西方蛮夷之地?周瑜:元德,开航母去东瀛小国是不是有点过分?
雨夜独酌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
凡外夷明犯,扰我国门者,尽斩!这威武霸气之言出自大雍开国大帝之口。然。就在这尽扫所有入目之敌且足以进入史册前列的大帝突然归天之后。雍大乱。太子之位悬而未定,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强盛无匹的大雍瞬间支离破碎,血流成河。二十八皇子同时夺嫡攻杀,大雍内手握兵权及胸有丘壑者纷纷自立,为争更多银钱州域相互攻伐不止。雍乱,境外之敌也是蠢蠢欲动。只待雍溃一刻肢解大雍。就在二十八皇子夺嫡攻杀,境内掌军者自立攻伐之时
伦东
湛湛露斯卿
湛湛露斯卿
“你为何选我?”“因为我想看你君临天下的样子。”……因为一首童谣,他从皇子变成质子。从此,他发誓,他一定会回来的,回来讨回那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豆氏凉拌
大唐最苟皇子
大唐最苟皇子
一觉醒来,成为李世民最不受宠的皇子。面对这上可杀兄囚父的皇帝,下可全是心眼子的大臣,李明只敢唯唯诺诺在苟道中发展自己的势力,然后重拳出击打造属于自己的时代。
残风徐徐